關于輔鼎的詩詞(65首)
41
《讀孫巨源經緯集》 宋·張耒
等閑咳唾爛成文,奏牘三千世共珍。
不向人間調鼎鼐,卻歸天上作麒麟。
侍游曲水歡何在,敷奏延英跡已陳。
四輔當時曾避柱,熙寧天子屬詞臣。
42
《沁園春·袞繡堂前》 宋·無名氏
袞繡堂前,福星開度,壽星入垣。
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輔,紹興臣鼎,平地神仙。
入秉鈞衡,出分藩屏,托住東南半壁天。
年來好,甚烽消萬里,塵靜三邊。
47
《擬上張丞相》 宋·黃公度
五閏干戈極,炎暉歷數新。
析圭綿六服,卜鼎邁千春。
哀痛朝奸稔,夤緣國步屯。
近畿橫彗孛,嚴禁失鉤陳。
48
《韓魏公生日三首》 宋·強至
治身時位俱云得,同體君臣系所遭。
仁廟自從延輔弼,圣孫相繼委鈞陶。
早辭十載調元鼎,尚擁平年出帥旄。
白首未嘗安富貴,丹心愈更事勤勞。
49
《挽范丞相五首》 宋·吳芾
七十方強半,天胡不慦遺。
致身雖宰輔,遭世已艱危。
計策安宗社,勛庸載鼎彝。
國讎猶未滅,豈料哲人萎。
50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52
《壽秋壑》 宋·王柏
皇天分四序,春生而秋成。
春風煥九野,秋氣呈清明。
萬物一以實,物物含生生。
我公秉元化,全體涵金晶。
53
《荀彧》 宋·衛宗武
曹公初見奇,直以子房許。
制勝算無遺,斃袁而誅呂。
意見稍有乖,幾欲置鼎俎。
朝端存正論,九錫胡不取。
54
《孔明》 宋·衛宗武
龍臥而長吟,胸次抱奇偉。
立心不北向,特為三顧起。
曹瞞下荊州,氣可吞權備。
奮袂為一出,遂成鼎足勢。
56
《贈別》 宋·張嵲
艾杼滅澆殪,方召平夷蠻。
夏書紀少康,小雅詠周宣。
茂烈蓋當代,休聲垂億年。
君臣今望之,猶若神人然。
58
《歷代傳授歌》 宋·陳普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60
《離騷九歌圖》 宋·方回
正則靈均皇揆余,屈子文章古所無。
我嘗痛飲讀□□,□乃復覽九歌圖。
九歌根源何所自,羲文周孔易□□。
□□坤馬中孚鶴,鼎虎革豹未濟狐。
* 關于輔鼎的詩詞 描寫輔鼎的詩詞 帶有輔鼎的詩詞 包含輔鼎的古詩詞(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