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較小的詩詞(132首)

    61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62 《庚子紀事》 明·陸之裘

    南沙頑夫不滿千,恃險攫貨爭魚鹽。
    椎牛殺狗亦耕種,黃蘆白葦波連天。
    海濱耆豪利兼取,逞技獻謀官府前。
    喜功憂變守臣職,撫召不聽心煩煎。

    63 《題曾光表山水圖》 明·羅玘

    我恨不如江頭人,茅屋四壁旁無鄰。
    茅穿雨漏歲一縛,松葉為蓋沙為茵。
    大兒五更催解纜,去時冥冥天尚暗。
    老妻走出呼小兒,大兒小兒下幽磡。

    64 《遣句》 明·如曉

    倚杖看松殘雪后,荷鋤移竹小春前。
    較多白發渾閑事,得住青山又一年。

    65 《題義方書舍》 明·王紱

    我昔童丱時,蒙養絕浮靡。
    朝夕常趨庭,頗解學詩禮。
    奈何才弱冠,早已失怙恃。
    徒懷風木悲,沒齒殊未已。

    66 《醉中題醉人圖》 明·徐學謨

    我從燕山望京闕,五陵豪客傷離別。
    相逢不飲君奈何,甕潑葡萄色如血。
    須臾吸盡三百壺,西陵之日驅金烏。
    眼中誰是高陽徒,醉來忽見醉人圖。

    67 《春署》 明·尹伸

    三日癖深居,案頭塵一斛。
    檐溜如許長,種雪銷春旭。
    眼厭短衣囚,庭余半死木。
    未知桃與杏,何處較紅綠。
    數年多快游,冥罰就羈束。
    小食神仙字,聊以砭凡俗。

    68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69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70 《次秦少游韻贈姚安世》 宋·蘇軾

    帝城如海欲尋難,肯舍漁舟到杏壇。
    剝啄扣君容膝戶,巍峨笑我切云冠。
    問羊獨怪初平在,牧豕應同德曜看。
    肯把參同較同異,小窗相對為研丹。

    71 《秧馬歌(并引)》 宋·蘇軾

    過廬陵,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譜》。
    文既溫雅,事亦詳實,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
    予昔游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
    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桐為背欲其輕,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縛秧。

    72 《元祐九年立春》 宋·蘇軾

    ?此詩四句,前人向以為是卷二十二“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一詩中的“白啖本河朔”以下四句訛成,其說有理,但因字面差別較大,故不刪。
    ?熊白來北山,豬紅削劍南。
    春盤得青韭,臘酒寄黃柑。

    73 《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宋·王安石

    西江望士眾長兼,卓犖傳家在一男。
    壯志異時開史牒,妙齡終日對書龕。
    桂堂發策收科選,櫻苑頒詩豫宴酣。
    大邑援琴聊試可,小州懷紱果才堪。

    74 《旱後喜雨四首》 宋·楊萬里

    檢校西疇首忍回,雨佳小恨較遲來。
    抄云浙玊何曾夢,只擬禾孫作棧粥。

    75 《憎蚊》 宋·歐陽修

    擾擾萬類殊,可憎非一族。
    甚哉蚊之微,豈足污簡牘。
    乾坤量廣大,善惡皆含育。
    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

    76 《臨江仙·醉眼紛紛桃李過》 元·元好問

    醉眼紛紛桃李過,雄蜂雌蝶同時。
    一生心事杏花詩。
    小橋春寂寞,風雨鬢成絲。
    天上鸞膠尋不得,直教吹散胭脂。

    77 《沁園春·天下知名》 宋·無名氏

    天下知名,今日劉郎,勝如舊時。
    記當年暮府,元戎高會,萬花圍席,爭看題詩。
    盡道坡仙,再生塵世,有制宜煩立馬揮。
    東陽小,豈容久駐,鳧舃暫雙飛。

    78 《品令·急雨驚秋曉》 宋·無名氏

    急雨驚秋曉。
    今歲較、秋風早。
    一觴一詠,更須莫負、晚風殘照。
    可惜蓮花已謝,蓮房尚小。
    汀蘋岸草。
    怎稱得、人情好。
    有些言語,也待醉折,荷花向道。
    道與荷花,人比去年總老。

    79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80 《送通州通判刁國博》 宋·梅堯臣

    古郡見郎山,海云遮一半。
    陽烏出滄波,光彩臨硯桉。
    小吏抱牘來,磨墨為點竄。
    豈以島嶼人,百事皆漫漫。

    * 關于較小的詩詞 描寫較小的詩詞 帶有較小的詩詞 包含較小的古詩詞(1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