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載路的詩詞(1008首)

    901 《寄小王徐子晉》 宋·華岳

    十載長沙路二千,歸心日夜在長安。
    居家有譽眉空白,戀闕無謀心謾丹。
    獲雁不聞蘇子信,沐猴徒笑楚人冠。
    馬蹄恐有唐城便,為把功名問二潘。

    902 《送蘇州梁補闕》 唐·徐鉉

    軋軋朱輸道路長,虎丘山下剩春光。
    軍城舊是吳王國,郡守曾為諫署郎。
    祖席詠歌金玉振,下車條教蕙蘭香。
    青云舊是高飛處,三載徘徊亦未妨。

    903 《蘇幕遮 勸世》 元·王哲

    嘆人身,如草露。
    卻被晨暉,?轉還歸土。
    百載光陰難得住。
    只戀塵寰,甘受辛中苦。
    告諸公聽我語。
    跳出凡籠,好覓長生路。
    早早回頭仍返顧。
    七寶山頭,作個云霞侶。

    904 《瑤臺月 違終南山 其中疑有脫誤·》 元·王哲

    摧云放肆投閑路,清風明月長載。
    回光返照,瑩徹澄波青黛。
    仿佛里、遠望嘉山,靜至收歸寧海。
    前生約,今生在。

    905 《滿庭芳 贈韓四機宜》 元·馬鈺

    機宜韓氏,不就承蔭,無心進修舉業。
    惟恐名韁相引,無休無歇。
    更有一般高見,鼓盆歌、轉生歡悅。
    常落魄,訪村杯閑飲,不拘時節。

    906 《減字木蘭花·五行四象》 元·侯善淵

    五行四象。
    戊己攢盈如何樣。
    黑水紅云。
    白馬背牛兩下分。
    金車寶輦。
    大道夷然烹玉線。
    碾路如銀。
    搬載嬰兒出世塵。

    907 《楊柳枝·*歲飄蓬住遠山》 元·侯善淵

    *歲飄蓬住遠山。
    水云閑。
    須知千載厭人間。
    欲回還。
    換骨脫胎歸舊路,返童顏。
    步虛升入古仙壇。
    泛云鸞。

    908 《行香子 乙酉歲九月二十五日,過林氏西圃,》 元·王惲

    曰,若作數語,以記其事,使通欲易解甚佳。
    既歸不百步,得樂府行香子一闋,醉立斜陽浩歌而去秋霽遙岑。
    何處登臨。
    水西頭、來散閑心。

    909 《徐子修畫山水歌》 明·袁凱

    夏家高堂生晝寒,徐卿畫圖墨未干。
    深山大澤貯煙霧,黑處似有龍蛇蟠。
    襄陽小米師董原,妙處不受繩墨牽。
    頃刻萬里皆自然,房山尚書世稱賢。

    910 《答禮部江主事漸》 明·袁凱

    谷鳥嚶其鳴,求友聲亦屢。
    況生烝民間,豈不念朋助。
    齊魯久咨訪,梁宋亦馳騖。
    末路值伊人,歡然樂平素。

    911 《代書寄奉蟾上人》 宋·釋智圓

    君居武康山,昔年我曾游。
    崎嶇松徑寒,冷落竹房秋。
    握手既歡笑,拂榻且相留。
    一駐十旬馀,旦夕樂清幽。

    912 《郡樓望嵩少作》 宋·宋庠

    曠蕩三河闊,東西二室連。
    埋云峰樹短,抱日嶺霞鮮。
    黛壓周南野,嵐薰鞏右天。
    崢嶸元氣外,磅礴太虛前。

    913 《歲晏思歸五首》 宋·宋庠

    歲晏坐伊川,孤襟日惘然。
    無功堪載策,有路即防賢。
    寵辱丹心寸,年光素發邊。
    含毫雖躑躅,自欲賦歸田。

    914 《入謁馬上作》 宋·宋庠

    殘月冬鼓喧,中衢幰輪鶩。
    九關忽洞闢,萬蓋沈云布。
    燭亂建章星,麈迷華陰霧。
    車幅避鳴騶,鑾音聽朝御。

    915 《正月望夜聞影燈之盛齋中孤坐因寫所懷》 宋·宋庠

    漢家太一昏祠日,寶炬神燈遍京室。
    仁壽先從殿里開。
    織阿正傍樓前出。
    傳聞陌上樂康年,寶騎如龍人若仙。

    916 《同萬秀才讌楊侯別墅》 宋·宋庠

    苑路輕驂拂曉霞,斗城南畔列侯家。
    臨邛貴客傾中坐,漳水詞人記后車。
    一石蒲桃先載酒,萬株金谷正交花。
    風光不減蘭亭會,醉墨憑君紀歲華。

    917 《晚春出郭北山佛寺》 宋·宋庠

    幽剎尋春傍翠微,游人誰解惜芳菲。
    陰晴野日不常見,紅白路花相雜飛。
    一世功名催俊杰,千金歌舞屬輕肥。
    左遷病守真無用,試學山公倒載歸。

    918 《桂州》 宋·陶弼

    亂草藏邊路,寒禽下戍樓。
    伏波渠水淺,難載濟川舟。

    919 《三海巖》 宋·陶弼

    靈邑西南古洞天,我來方信海為田。
    無名不入州圖載,有路空聞野老傳。
    此日登山人采蚌,當時飲馬殼留錢。
    顏公昔記麻姑說,三變柔桑事果然。

    920 《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 宋·項安世

    千斤黑牸將黃犢,八歲山童手堅竹。
    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為謙直初六。
    夷山入地山已庫,微陰更在山之麓。
    觀爻玩象謙復謙,不待占辭意先足。

    * 關于載路的詩詞 描寫載路的詩詞 帶有載路的詩詞 包含載路的古詩詞(10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