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輕風渡的詩詞(251首)
161
《鴻溝》 唐·張碧
毒龍銜日天地昏,八纮叆叇生愁云。
秦園走鹿無藏處,紛紛爭處蜂成群。
四溟波立鯨相吞,蕩搖五岳崩山根。
162
《別石泉》 唐·李紳
素沙見底空無色,青石潛流暗有聲。
微渡竹風涵淅瀝,細浮松月透輕明。
桂凝秋露添靈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應是梵宮連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163
《京口》 唐·陸龜蒙
江干古渡傷離情,斷山零落春潮平。
東風料峭客帆遠,落葉夕陽天際明。
戰舸昔浮千騎去,釣舟今載一翁輕。
可憐宋帝籌帷處,蒼翠無煙草自生。
164
《過澠池書事》 唐·吳融
澠池城郭半遺基,無限春愁掛落暉。
柳渡風輕花浪綠,麥田煙暖錦雞飛。
相如忠烈千秋斷,二主英雄一夢歸。
莫道新亭人對泣,異鄉殊代也沾衣。
166
《霅溪夜宴詩(松江神歌)》 唐·水神
君不見夜來渡口擁千艘,中載萬姓之脂膏。
當樓船泛泛于疊浪,恨珠貝又輕于鴻毛。
又不見朝來津亭維一舠,中有一士青其袍。
赴宰邑之良日,任波吼而風號。
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為水府之腥臊。
167
《漁家傲(送臺守江郎中)》 宋·蘇軾
送客歸來燈火盡。
西樓淡月涼生暈。
明日潮來無定準。
潮來穩。
舟橫渡口重城近。
江水似知孤客恨。
南風為解佳人慍。
莫學時流輕久困。
頻寄問。
錢塘江上須忠信。
169
《踏莎行》 宋·李之儀
綠遍東山,寒歸西渡。
分明認得春來處。
風輕雨細更愁人,高唐何在空朝暮。
離恨相尋,酒狂無素。
柳條又折年時數。
一番情味有誰知,斷魂還送征帆去。
170
《憶帝京(贈彈琵琶妓)》 宋·黃庭堅
薄妝小靨閑情素。
抱著琵琶凝佇。
慢捻復輕攏,切切如私語。
轉撥割朱弦,一段驚沙去。
萬里嫁、烏孫公主。
對易水、明妃不渡。
淚粉行行,紅顏片片,指下花落狂風雨。
借問本師誰,斂撥當心住。
171
《七娘子》 宋·謝逸
風剪冰花飛零亂。
映梅梢、素影搖清淺。
繡幄寒輕,蘭薰煙暖。
艷歌催得金荷卷。
游梁已覺相如倦。
憶去年、舟渡淮南岸。
別后銷魂,冷猿寒雁。
角聲只送黃昏怨。
172
《水龍吟(游釣臺作)》 宋·葛立方
九州雄杰溪山,遂安自古稱佳處。
云迷半嶺,風號淺瀨,輕舟斜渡。
朱閣橫飛,漁磯無恙,鳥啼林塢。
吊高人陳跡,空瞻遺像,知英烈、垂千古。
174
《鷓鴣天(七夕)》 宋·趙師俠
一葉驚秋風露清。
砌蛩初聽傍窗聲。
人逢役鵲飛烏夜,橋渡牽牛織女星。
銀漢淡,暮云輕。
新蟾斜掛一鉤明。
人間天上佳期處,涼意還從過雨生。
178
《綺羅香》 宋·陳著
霽曉樓臺,斜陽渡口,涼腋新聲初到。
占斷清陰,隨意自成宮調。
看取次、顫引薰風,想無奈、露餐清飽。
有時如、柔裊琴絲,忽如笙咽轉嬌妙。
179
《綺羅香》 宋·陳著
霽曉樓臺,斜陽渡口,涼腋新聲初到。
占斷清陰,隨意自成宮調。
看取次、顫引薰風,想無奈、露餐清飽。
有時如、柔裊琴絲,忽如笙咽轉嬌妙。
* 關于輕風渡的詩詞 描寫輕風渡的詩詞 帶有輕風渡的詩詞 包含輕風渡的古詩詞(25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