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輕訴的詩詞(127首)

    101 《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 明·孫蕡

    秋風楊柳凋金縷,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驪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掃山遠碧,蟬鬢半拋云亂吐。
    時妝無復新妖嬈,曩態猶存舊嬌嫵。

    102 《劉丑廝詩》 宋·蘇軾

    劉生望都民,病羸寄空窯。
    有子曰丑廝,十二行操瓢。
    墦間得馀粒,雪中拾墮樵。
    饑飽共生死,水火同焚漂。

    103 《日高》 唐·李商隱

    鍍镮故錦縻輕拖,玉筏不動便門鎖。
    水精眠夢是何人,欄藥日高紅髲
    髟我。
    飛香上云春訴天,云梯十二門九關。
    輕身滅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風上。

    104 《晝夜樂》 宋·柳永

    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
    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
    對滿目、亂花狂絮。

    婉約

    105 《搗練子·梅凋粉》 宋·黃庭堅

    梅凋粉,柳搖金。
    微雨輕風斂陌塵。
    厚約深盟何處訴,除非重見那人人。

    106 《卓牌兒/卓牌子》 宋·無名氏

    當年早梅芳,曾邂逅、飛瓊侶。
    肌云瑩玉,顏開嫩桃,腰支輕裊,未勝金縷。
    佯羞整云環,頻向人、嬌波寄語。
    湘佩笑解,韓香暗傳,幽歡後期難訴。

    107 《朝鮮兒歌(予飲周檢校宅,有二高麗兒歌舞者》 明·高啟

    朝鮮兒發綠,初剪齊雙眉。
    芳筵夜出對歌舞,木綿裘軟銅環垂。
    輕身回旋細喉轉,蕩月搖花醉中見。
    夷語何須問譯人,深情知訴離鄉怨。

    108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109 《甲午雪》 宋·王令

    平居汩汩喜自墮,萬事過目不省窺。
    一年南北兩見雪,未始把筆成一詩。
    朝看氣象浩茫昧,夜歸瞑想通幽疑。
    夢乘虛空謁帝所,砆礩象柱承瓊榱。

    110 《花月長吟》 宋·邵雍

    少年貪讀兩行書,人世樂事都如愚。
    而今卻欲釋前憾,奈何意氣難如初。
    每逢花開與月圓,一般情態還何如。
    當此之際無詩酒,情亦愿死不愿甦。

    111 《同王適賦雪》 宋·蘇轍

    北風吹雨雨不斷,遍滿虛空作飛霰。
    紙窗獨臥不成眠,茅屋無聲時一泫。
    鳥烏錯莫寒未起,庭戶空明夜驚旦。
    重樓復閣爛生光,絕澗連山漫不見。

    112 《送文與可知湖州》 宋·蘇轍

    連持梁洋印,久作溪山主。
    深知為郡樂,但畏買茶苦。
    來歸天祿閣,坐守登聞鼓。
    九重未明入,百辟盈庭舞。

    113 《靖安縣幽谷亭》 宋·曾鞏

    橫江舍輕楫,對面見青山。
    行盡車馬塵,豁見水石寰。
    地氣方以潔,崖聲落潺潺。
    雖為千家縣,正在清華間。

    114 《貞婦》 宋·李呂

    婉彼鄒氏女,其父嘗籍兵。
    嫁作耕夫妻,婦道以勤稱。
    厥夫惰農業,居肆寄郊坰。
    薪爨不時給,貯粟未滿瓶。

    115 《鶯啼序》 宋·吳文英

    橫塘棹穿艷錦,引鴛鴦弄水。
    斷霞晚、笑折花歸,紺紗低護燈蕊。
    潤玉瘦、冰輕倦浴,斜拖鳳股盤云墜。
    聽銀床聲細。

    愛情荷花

    116 《祝英臺近·黯春陰》 宋·吳文英

    黯春陰,收燈後,寂寞幾簾戶。
    一片花飛,人駕彩云去。
    應是蛛網金徽,拍天寒水,恨聲斷、孤鴻洛浦。
    對君訴。

    117 《雙雙燕·小桃謝後》 宋·吳文英

    小桃謝後,雙雙燕,飛來幾家庭戶。
    輕煙曉暝,湘水暮云遙度。
    簾外馀寒未卷,共斜入、紅樓深處。
    相將占得雕梁,似約韶光留住。

    118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119 《送宋叔海郎中總領湖北》 宋·鄭剛中

    余生得奇疾,傲世事矜倨。
    錯落氣少合,指摘心不恕。
    人亦謂可憎,不作朋友數。
    自分與西山,終焉約良俉。

    120 《送袁和叔尉江陰》 宋·樓鑰

    澄江少日曾經行,高城傍有長江橫。
    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
    申港引潮深無聲,萬頃灌注滋農耕。
    戰國今幾二千齡,黃歇此地猶垂名。

    * 關于輕訴的詩詞 描寫輕訴的詩詞 帶有輕訴的詩詞 包含輕訴的古詩詞(1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