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輕罪的詩詞(128首)

    21 《春恨三首》 唐·錢珝

    負罪將軍在北朝,秦淮芳草綠迢迢。
    高臺愛妾魂銷盡,始得丘遲為一招。
    久戍臨洮報未歸,篋香銷盡別時衣。
    身輕愿比蘭階蝶,萬里還尋塞草飛。
    永巷頻聞小苑游,舊恩如淚亦難收。
    君前愿報新顏色,團扇須防白露秋。

    22 《過平戎谷吊胡翙》 唐·王仁裕

    立馬荒郊滿目愁,伊人何罪死林丘。
    風號古木悲長在,雨濕寒莎淚暗流。
    莫道文章為眾嫉,只應輕薄是身讎。
    不緣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鸚鵡洲。

    23 《塞下曲》 唐·陳陶

    邊頭能走馬,猿臂李將軍。
    射虎群胡伏,開弓絕塞聞。
    海山諳向背,攻守別風云。
    只為坑降罪,輕車未轉勛。

    24 《和蕭郎中午日見寄》 唐·徐鉉

    細雨輕風采藥時,褰簾隱幾更何為。
    豈知澤畔紉蘭客,來赴城中角黍期。
    多罪靜思如剉蘗,赦書才聽似含飴。
    謝公制勝常閑暇,愿接西州敵手棋。

    25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26 《采葛婦歌》 先秦·佚名

    葛不連蔓棻臺臺。
    我君心苦命更之。
    嘗膽不苦甘如飴。
    令我采葛以作絲。

    詩經抒情怨刺

    27 《成相雜辭》 先秦·佚名

    請成相。
    世之殃。
    愚暗愚暗墮賢良。
    人主無賢。

    詩經祭祀樂歌

    28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29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30 《行香子》 宋·高登

    瘴氣如云。
    暑氣如焚。
    病輕時、也是十分。
    沈疴惱客,罪罟縈人。
    嘆檻中猿,籠中鳥,轍中鱗。
    休負文章,休說經綸。
    得生還、已早因循。
    菱花照影,筇竹隨身。
    奈沈郎尫,潘郎老,阮郎貧。

    31 《晏子諫殺燭鄒》 先秦·劉向 編

    齊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
    公怒,詔吏欲殺之。
    晏子曰: “燭鄒有罪三,請數之以其罪殺之。
    ”公曰:“可。

    小學文言文故事贊美寫人

    32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33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34 《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一百韻和寄柳州假鳴桑先生》 明·徐威

    異鄉青嶂外,故里白云邊。
    北極懸雙眼,中秋度四年。
    燈前橫一劍,江滸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節寫景抒懷

    35 《司馬錯論伐蜀》 兩漢·劉向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
    ”王曰:“請聞其說。
    ”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轅、緱氏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

    古文觀止外交爭論

    36 《樂毅報燕王書》 先秦·佚名

    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下七十馀城,盡郡縣之以屬燕。
    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
    惠王即位,用齊人反間,疑樂毅,而使騎劫代之將。
    樂毅奔趙,趙封以為望諸君。

    古文觀止書信

    37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38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39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古文觀止議論農業策略

    40 《刑賞忠厚之至論》 宋·蘇軾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
    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
    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
    故其吁俞之聲,歡忻慘戚,見于虞、夏、商、周之書。

    古文觀止策論

    * 關于輕罪的詩詞 描寫輕罪的詩詞 帶有輕罪的詩詞 包含輕罪的古詩詞(1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