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軸心的詩詞(283首)
181
《御筆賜字詩》 宋·蔡襄
皇華使者臨清晨,手開寶軸香煤新。
沿名與字發深旨,宸毫灑落奎鉤文。
精神高遠照日月,勢力雄健生風云。
混然氣質不可寫,乃知學到非天真。
182
《盛暑謁劉公達》 宋·毛滂
伏金避老火,遁日乾商霖。
天地豈不寬,八荒一釜鬵。
此身沍寒鄉,骨冷勢陸沉。
忽疑同然灰,終得空汗襟。
184
《王詵都尉寶繪堂詞》 宋·蘇轍
侯家玉食繡羅裳,彈絲吹竹喧洞房。
哀歌妙舞奉清觴,白日一醉萬事忘。
百年將種存慨慷,西取庸蜀踐戎羌。
戰袍賜錦盤雕章,寶刀玉玦余風霜。
185
《飲餞王鞏》 宋·蘇轍
送君不辦沽斗酒,撥醅浮蟻知君有。
問君取酒持勸君,未知客主定何人。
府中杯棬強我富,案上苜蓿知吾真。
空廚赤腳不敢出,大堤花艷聊相親。
186
《書郭熙橫卷》 宋·蘇轍
鳳閣鸞臺十二屏,屏上郭熙題姓名。
崩崖斷壑人不到,枯松野葛相欹傾。
黃散給舍多肉食,食罷起愛飛泉清。
皆言古人不復見,不知北門待詔白發垂冠纓。
187
《三門留題》 宋·魏野
何由通九曲,始自鑿三門。
夏禹功如小,東溟位豈尊。
黿鼉當日窟,雞犬此時村。
渦恐和山漩,濤疑若石奔。
188
《謝章伯益惠硯》 宋·曾鞏
人生對門東西陌,口耳一間心誰傳。
況乃天地相去遠,一在南海一在燕。
古今萬世復萬世,彼亦居下此在前。
是非得失錯且繁,以情相話何由緣。
189
《上翁嶺》 宋·曾鞏
放車秋崖望,所得過舊聞。
初疑古軸畫,山水秋毫分。
時見崖下雨,多從衣上云。
濯足行尚側,心憂踏天文。
190
《臨池歌》 宋·劉子翚
君不見鍾繇學書夜不眠,以指畫字衣皆穿。
當時尺牘來鄴下,錦標玉軸爭流傳。
又不見魯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斷碑零落翠苔封,直氣英風猶可睹。
191
《吳傳朋游絲帖歌》 宋·劉子翚
園清無瑕二三月,時見游絲轉空闊。
誰人寫此一段奇,著紙春風吹不脫。
紛紜糾結疑非書,安得龍蛇如許癯。
神縱政喜索不斷,老眼只愁看若無。
192
《少稷賦十二相屬詩戲贈一篇》 宋·劉子翚
不用為鼠何數奇,飯牛南山聊自怡。
探穴取虎有奇禍,守株伺兔非全癡。
文成雕龍盈卷軸,畫蛇失杯坐添足。
走馬章臺憶舊游,歲月才驚羊胛熟。
六窗要自息獼猴,黃雞無應心日休。
白衣蒼狗變化易,世事何殊牧豬戲。
194
《大柿行》 宋·王之道
君不見鄭虔學書晚彌篤,歲收柿葉貯三屋。
興來寢食兩俱忘,但覺毛公老而禿。
又不見梓人造車度群木,木中無火柿所獨。
舊言蓋軫象乾坤,須信斡旋歸一軸。
195
《次韻孫興宗秋懷》 宋·王之道
秋山赫赫明丹楓,秋天隱隱分玄鴻。
不知眼界闊多少,九華突兀撐晴空。
嗟予老病百事懶,誰能強勉追兒童。
讀書既苦齒多豁,屬文益覺心如蓬。
196
《內人琴阮圖》 元·楊維楨
花點吳鹽春欲老,翡翠飛來剪芳草。
美人睡起春思深,彈絲拊木寫同心。
荔枝五弦調急緩,阮家月琴軸初綰。
須臾鈞天雙合樂,南薰殿中風動幕。
梨園樂官樂不鳴,宮中之音和且平。
200
《得令字》 明·劉基
勾芒發陳根,北斗轉東柄。
眾星各參差,威弧何時正。
好生雖圣心,明刑亦王政。
哲人慎謀始,斯焉獲終慶。
* 關于軸心的詩詞 描寫軸心的詩詞 帶有軸心的詩詞 包含軸心的古詩詞(2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