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知時膏澤下新正,便覺欣欣物意生。細雨寒梢半檐滴,單床孤夢五更聲。兩年元日嗟萍梗,萬里殊鄉付酒觥。不似斗杓容易轉,只今迎歲指東城。
一元發于春,萬物收以秋。公轉播物鈞,元氣在筆頭。頤指役漢將,愿言似留侯。功成早辟谷,壽與喬松侔。
梅雨酣夜眠,槐風豁朝起。應門絕傳聲,外有夸娥氏。背負小崢嶸,云自西北至。浣櫛出問誰,乃拜公所饋。
太古犧媧氏,創為琴與笙。氤氳弸混沌,噢咻擘冥莖。合氣歸三律,分音麗五行。未歌先協律,無韻不成聲。
雙峰徑轉石林蒼,攜客捫蘿宿上方。澗飲斷虹明積翠,湖飛片雨亂斜陽。東來島嶼吞江郭,西去云山指故鄉。夜久禪心同寂歷,松風諸嶺一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