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軒物的詩詞(670首)

    401 《下途歸石門舊居》 唐·李白

    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
    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
    云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友情

    402 《古風其三十二》 唐·李白

    蓐收肅金氣。
    西陸弦海月。
    秋蟬號階軒。
    感物憂不歇。
    良辰竟何許。
    大運有淪忽。
    天寒悲風生。

    夜久眾星沒。
    惻惻不忍言。
    哀歌逮明發。

    403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 唐·王維

    解薜登天朝。
    去師偶時(一作將)哲。
    豈惟山中人。
    兼負松上月。

    404 《起伏龍行》 宋·蘇軾

    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
    至今顱骨帶霜牙,尚作四海毛蟲祖。
    東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東,神物所蟠誰敢侮。

    405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406 《虎丘寺》 宋·蘇軾

    入門無平田,石路穿細嶺。
    陰風生澗壑,古木翳潭井。
    湛盧誰復見,秋水光耿耿。
    鐵花秀巖壁,殺氣噤蛙黽。

    407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涵虛亭》 宋·蘇軾

    水軒花榭兩爭妍,秋月春風各自偏。
    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

    408 《次韻劉貢父獨直省中》 宋·蘇軾

    明窗畏日曉先暾,高柳鳴蜩午更喧。
    筆老新詩疑有物,心空客疾本無根。
    隔墻我亦眠風榻,上馬君先鎖月軒。
    共喜早歸三伏近,解衣盤礴亦君恩。

    409 《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 宋·蘇軾

    沐罷巾冠快晚涼,睡馀齒頰帶茶香。
    艤舟北岸何時渡,晞發東軒未肯忙。
    康濟此身殊有道,醫治外物本無方。
    風流二老長還往,顧我歸期尚渺茫。

    410 《詠怪石》 宋·蘇軾

    家有粗險石,植之疏竹軒。
    人皆喜尋玩,吾獨思棄捐。
    以其無所用,曉夕空嶄然。
    碪礎則甲斮,砥硯乃枯頑。

    411 《僧惠勤初罷僧職》 宋·蘇軾

    軒軒青田鶴,郁郁在樊籠。
    既為物所縻,遂與吾輩同。
    今來始謝去,萬事一笑空。
    新詩如洗出,不受外垢蒙。

    412 《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 宋·蘇軾

    我在東坡下,躬耕三畝園。
    君為尚書郎,坐擁百吏繁。
    鳴蛙與鼓吹,等是俗物喧。
    永謝十年舊,老死三家村。

    413 《眾妙堂?廣州何道士?》 宋·蘇軾

    湛然無觀古真人,我獨觀此眾妙門。
    夫物蕓蕓各歸根,眾中得一道乃存。
    道人晨起開東軒,趺坐一醉扶桑暾。
    余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幾清而溫。
    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誰使吞。

    414 《孤山二詠(并引)》 宋·蘇軾

    孤山有陳時柏二株。
    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僧志詮作堂于其側,名之曰柏堂。
    堂與白公居易竹閣相連。

    415 《起伏龍行(并敘)》 宋·蘇軾

    徐州城東二十里,有石潭。
    父老云與泗水通,增損清濁,相應不差,時有河魚出焉。
    元豐元年春旱,或云置虎頭潭中可以致雷雨,用其說,作《起伏龍行》一首。
    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

    416 《阮籍嘯臺?在尉氏?》 宋·蘇軾

    阮生古狂達,遁世默無言。
    猶余胸中氣,長嘯獨軒軒。
    高情遺萬物,不與世俗論。
    登臨偶自寫,激越蕩乾坤。
    醒為嘯所發,飲為醉所昏。
    誰能與之較,亂世足自存。

    417 《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 宋·王安石

    往時江總宅,近在青溪曲。
    井滅非故桐,臺傾尚余竹。
    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蒲柳亦競時,冥冥一川綠。

    418 《雨過偶書》 宋·王安石

    霈然甘澤洗塵寰,南畝東郊共慰顏。
    地望歲功還物外,天將生意與人間。
    霽分星斗風雷靜,涼入軒窗枕簟閑。
    誰似浮云知進退,才成霖雨便歸山。

    419 《進字說二首》 宋·王安石

    正名百物自軒轅,野老何知強討論。
    但可與人漫醬瓿,豈能令鬼哭黃昏。

    420 《次韻昌叔詠塵》 宋·王安石

    塵土輕揚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
    翻成地上萬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
    超然只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 關于軒物的詩詞 描寫軒物的詩詞 帶有軒物的詩詞 包含軒物的古詩詞(6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