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身無病的詩詞(951首)

    221 《病中寄武公望二首》 宋·廖行之

    輕去千金若棄遺,高情勇決固應稀。
    端來共我茅一把,不肯折君腰十圍。
    世事彈棋無定局,人情蒙穽有深機。
    生涯也趁身強健,況是平陽德可依。

    222 《病起有感》 宋·何夢桂

    聲乾木鐸誰鈴非,天地無情世運奇。
    吾道悠悠川水逝,人才落落曉星稀。
    百年上身千年遠,萬個人中一個知。
    一曲汾亭彈未盡,卻教漁父洩天機。

    223 《泊雷江》 宋·董嗣杲

    沽酒難澆傀儡胸,風平浪息臥孤篷。
    寒知僵艤雷江口,醒落狂吟雪店中。
    勞去有身侔病鶴,愁回無耳聽哀鴻。
    行人那比淮人逸,豆飯藜羹樂歲終。

    224 《悼亡》 宋·艾性夫

    秋瑟凄涼忽斷弦。
    自礱山石志新阡。
    稍閒即病身無福,竟死難醫命有天。
    會績忍看燒燭淚,遺簪聊抵買花錢。
    最慚誤看劉蕡策,辜汝相依四十年。

    225 《病后夏初雜書近況十首》 宋·方回

    含桃豌豆喜嘗新,罌粟花邊已送春。
    豈謂單衣揮扇手,仍為敗絮擁爐身。
    唾壺甫換痰仍滿,藥貼多夸料不真。
    火熱冰寒但絕欲,世間疫癘本無神。

    226 《旅悶十首》 宋·方回

    年饑身復病,食盡藥無良。
    此老何其窘,于詩自不妨。
    暑窗從紙破,晴井放繩長。
    稍覺愁眉展,初秋夜欲涼。

    227 《寓杭久無詩長至后偶賦懷歸五首呈仁仲實》 宋·方回

    酒朋詩友遍人寰,大半雕零喪亂間。
    野曝尚分黃道日,春耕欲老紫陽山。
    少年多病豈知壽,晚節忍窮才得閒。
    身隱亂云萬重外,誰能書札問柴關。

    228 《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 宋·方回

    門外葵花一丈高,詎期端午更綿袍。
    佩符豈有玉剛卯,挑藥久無金錯刀。
    人老形骸宜瘦劣,時危心肺倍焦勞。
    柴門盡掩身多病,聽雨寒窗首屢搔。

    229 《病因飲致》 宋·方回

    痰鎖卦喉管,瘡釘突齒齦。
    猥勤無算爵,肯顧不貲身。
    未即容殂謝,徒令受楚辛。
    果能深避地,何敢妄尤人。

    230 《子山弟因病有感喜成長句》 宋·錢時

    本支兄弟十一人,眼前僅有六人存。
    于中少者亦頭白,世事短長難具論。
    老兄年來苦多疾,安樂窩中且將息。
    肯復營營供物奴,頗聞吾弟今得力。

    231 《次韻梓上人》 宋·釋紹嵩

    一身無定處,誰見寂寥心。
    始為江山靜,徒云寒暑侵。
    少孤心易感,漂泊病難任。
    未遂長棲此,孤懷自不禁。

    232 《都下病起呈王樞密一首》 宋·王阮

    不解彫蟲賦逐貧,又無饒舌論錢神。
    遭逢此鬼今番虐,零落吾生有限身。
    舊學試溫渾易忘,新書欲謹自難真。
    時危壯士乃如此,為報堂堂有位人。

    233 《七發》 兩漢·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轖。
    紛屯澹淡,噓唏煩酲,惕惕怵怵,臥不得瞑。

    辭賦精選寫人諷喻

    234 《觸龍說趙太后》 先秦·劉向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趙氏求救于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強諫。
    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歷史故事

    235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36 《祭十二郎文》 唐·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祭文悼亡

    237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238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樂府寫人憤懣

    239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
    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240 《五人墓碑記》 明·張溥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
    嗚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況草野之無聞者歟?獨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贊頌寫人碑記

    * 關于身無病的詩詞 描寫身無病的詩詞 帶有身無病的詩詞 包含身無病的古詩詞(9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