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身化作的詩詞(395首)

    321 《謝范老問病》 宋·范成大

    三椽一席度秋冬,造化兒嬉困此翁。
    帖有王書難治眩,文如陳檄不驅風。
    骨枯似櫱膚如臘,發織成氈鬢作蓬。
    點檢病身還一笑,本來四大滿虛空。

    322 《題楊康功醉道士石》 宋·秦觀

    黃冠初飲何人酒,徑醉頹然不知久。
    風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纏身蘚封口。
    常隨白鶴亦飛去,但有衣冠同不朽。
    異物終為賢俊得,野老田夫豈宜有。

    323 《遣興》 宋·陸游

    我是仙蓬舊主人,一生常得自由身。
    退歸自合稱山長,變化猶應侍帝晨。
    得酒不妨開口笑,學人難作捧心顰。
    壟中且復隨緣住,又見湖邊草木新。

    324 《書喜》 宋·陸游

    今年端的是豐穰,十里家家喜欲狂。
    俗美農夫知讓畔,化行蠶婦不爭桑。
    酒坊飲客朝成市,佛廟村伶夜作場。
    身是閑人新病愈,剩移霜菊待重陽。

    325 《宿上清宮》 宋·陸游

    九萬天衢浩浩風,此身真是一枯蓬。
    盤蔬采掇多靈藥,閣道攀隮出半空。
    累盡神僊端可致,心虛造化欲無功。
    金丹定解幽人意,散作山椒百炬紅。

    326 《會稽行》 宋·陸游

    我欲游蓬壺,安得身插羽;我欲隱嵩華,嘆息非吾土。
    會稽多名山,開跡自往古;豈惟頌刻秦,乃有廟祀禹。
    山形舞鸞鳳,泉脈流湩乳。
    家家富水竹,處處生蘭杜。

    327 《古風敬餞吉州梁史君》 宋·楊萬里

    南方儒先囿三山,山中豹蔚推拍鸞。
    手拏枝桂下廣寒,身作德星南斗間。
    治行第一聞九關,再分魚書朱兩幡。
    豐湖夜敲坡老門,螺浦曉酌六一泉。

    328 《感秋》 宋·宋祁

    回腸病骨兩驚秋,已作衰翁未白頭。
    天上有星寧免客,人間無地可埋憂。
    車翻落日何曾定,臂化鳴鴞豈易求。
    莫就離鴻寄歸思,離鴻身世更悠悠。

    329 《周氏行》 宋·張耒

    亭亭美人舟上立,周氏女兒年二十。
    少時嫁得刺船郎,郎身如墨妾如霜。
    嫁后妍媸誰復比,淚痕不及人前洗。
    天寒守舵雨中立,風順張帆夜深起。

    330 《春思》 宋·黃庭堅

    花柳事權輿,東風剛作惡。
    啟明動鐘鼓,睡著初不覺。
    簡書催秣馬,行路如徇鐸。
    看云野思亂,遇雨春衫薄。

    331 《次韻楊明叔四首》 宋·黃庭堅

    全德備萬物,大方無四隅。
    身隨腐草化,名與太山俱。
    道學歸吾子,言詩起老夫。
    無為蹈東海,留作濟川桴。

    332 《雜詩四首》 宋·黃庭堅

    扁舟江上未歸身,明月清風作四鄰。
    觀化悟來俱是妄,漸疏人事與天親。

    333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 宋·黃庭堅

    宮槐弄黃黃,蓮葉綠婉婉。
    時同二三友,竹軒涼夏晚。
    駕言都城南,以望征車返。
    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334 《頭陀贊》 宋·黃庭堅

    梵語頭陀,華言抖擻。
    凈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來親試,迦葉稱首。
    圣教推崇,哲人遵守。

    335 《次韻戲答彥和》 宋·黃庭堅

    本不因循老鏡春,江湖歸去作閑人。
    天于萬物定貧我,智效一官全為親。
    布袋形骸增碨磊,錦囊詩句媿清新。
    杜門絕俗無行跡,相憶猶當遣化身。

    336 《讀徂徠集》 宋·歐陽修

    徂徠魯東山,石子居山阿。
    魯人之所瞻,子與山嵯峨。
    今子其死矣,東山復誰過。
    精魄已埋沒,文章豈能磨。

    337 《新安錢學士以近詩一軸見貺輒成短言用敘單悃》 宋·梅堯臣

    早事太尉府,謬以才見論。
    身作邑中吏,日陪丞相尊。
    嵩山云外寺,伊水渡頭來。
    泉味入香茗,松色開清樽。

    338 《寄題蘇子美滄浪亭》 宋·梅堯臣

    聞買滄浪水,遂作滄浪人。
    置亭滄浪上,日與滄浪親。
    宜曰滄浪叟,老向滄浪濱。
    滄浪何處是,洞庭相與鄰。

    339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340 《姑蘇雜詠 偃松行(在天平山西,舊文正書院》 明·高啟

    龍門西岡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
    長身蜿蜒橫數畝,巨石作枕相撐持。
    春泥半封朽死骨,凍蘚全聚皴生皮。
    無心昂聳上霄漢,偃仰獨向荒山垂。

    * 關于身化作的詩詞 描寫身化作的詩詞 帶有身化作的詩詞 包含身化作的古詩詞(3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