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蹈足的詩詞(106首)

    1 《我昔》 明·高啟

    我昔在家日,有樂不自知。
    及茲出門游,始復思往時。
    貧賤為客難,寢食不獲宜。
    異鄉寡儔侶,僮仆相擁持。

    2 《愛山堂》 宋·曾豐

    南有刺蓐,又有刺竹。
    有刺竹矣,無刺蓐矣。
    彼竹何族,有刺如簇。
    蹴之者瘃,天委彼酷。
    誰使爾蹴,爾瘃誰讟。
    達者蹈足,恚者仄目。
    斧斤俶俶,自貽伊蝮。
    天道好復,況利于竹。

    3 《題李夢發知足齋》 宋·王之道

    荀卿重無禍,老氏貴不辱。
    不辱非暫榮,無禍乃長福。
    咄哉名利場,甚矣身世梏。
    得侯方丐公,懷金未忘玉。

    4 《譙允蹈知縣和鄧所作二詩復用韻答之》 宋·李流謙

    向來沮洳懶扶竿,獨有詩情久未闌。
    把菊風流元曠蕩,紉蘭氣骨自辛酸。
    賞音定許推夔足,知味寧論食馬肝。
    勝日從公窺秘藏,珠星璧月照人寒。

    5 《吳文伯用李允蹈追字韻贈亦次答之》 宋·孫應時

    雞鳴市聲起,冠蓋日相追。
    終然寡同調,千里懷風期。
    憶從十年前,識君黃絹訶。
    安知淮海來,得此塤箎吹。

    6 《雜曲歌辭·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 唐·張說

    金天誕圣千秋節,玉醴還分萬壽觴。
    試聽紫騮歌樂府,何如騄驥舞華岡。
    連騫勢出魚龍變,蹀躞驕生鳥獸行。

    7 《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唐·李迥秀

    詰旦重門聞警蹕,傳言太主奏山林。
    是日回輿羅萬騎,此時歡喜賜千金。
    鷺羽鳳簫參樂曲,荻園竹徑接帷陰。
    手舞足蹈方無已,萬年千歲奉薰琴。

    8 《贈別沈四逸人》 唐·高適

    沈侯未可測,其況信浮沉。
    十載常獨坐,幾人知此心。
    乘舟蹈滄海,買劍投黃金。
    世務不足煩,有田西山岑。

    9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 唐·權德輿

    受氏自有殷,樹功緬前秦。
    圭田接土宇,侯籍相紛綸。
    道義集天爵,菁華極人文。
    握蘭中臺并,折桂東堂春。

    10 《元和圣德詩》 唐·韓愈

    皇帝即阼,物無違拒。
    曰旸而旸,曰雨而雨。
    維是元年,有盜在夏。

    11 《代曲江老人百韻(年十六時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舊日春。
    先皇初在鎬,賤子正游秦。
    撥亂干戈后,經文禮樂辰。
    徽章懸象魏,貔虎畫騏驎。

    12 《太湖詩·縹緲峰》 唐·皮日休

    頭戴華陽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侶,來上縹緲峰。
    帶露嗅藥蔓,和云尋鹿蹤。
    時驚q0p0鼠,飛上千丈松。

    13 《奉和魯望秋日遣懷次韻》 唐·皮日休

    高蹈為時背,幽懷是事兼。
    神仙君可致,江海我能淹。
    共守庚申夜,同看乙巳占。
    藥囊除紫蠹,丹灶拂紅鹽。

    14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 唐·韓愈

    從軍古云樂,談笑青油幕。
    燈明夜觀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羈客方寂歷,驚烏時落泊。

    15 《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四十三韻》 唐·皎然

    萬慮皆可遺,愛山情不易。
    自從東溪住,始與人群隔。
    應物非宿心,遺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淪景事金液。

    16 《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庭三山歌》 唐·皎然

    道流跡異人共驚,寄向畫中觀道情。
    如何萬象自心出,而心澹然無所營。
    手援毫,足蹈節,披縑灑墨稱麗絕。

    閨怨思念

    17 《七發》 兩漢·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轖。
    紛屯澹淡,噓唏煩酲,惕惕怵怵,臥不得瞑。

    辭賦精選寫人諷喻

    18 《東征賦》 兩漢·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隨子乎東征。
    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
    乃舉趾而升輿兮,夕予宿乎偃師。
    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 明發曙而不寐兮,心遲遲而有違。

    辭賦精選抒情

    19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20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 關于蹈足的詩詞 描寫蹈足的詩詞 帶有蹈足的詩詞 包含蹈足的古詩詞(1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