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踏竿的詩詞(47首)
22
《登釣臺》 明·西吾衡上
丈夫于世各有營,豈為公卿以身辱。
先生漢之一布衣,千古誰堪繼芳躅。
我來停舟一登跳,雙臺杳渺林端矗。
江水沈沈徹骨清,山光靄靄有余綠。
25
《少年行三首》 宋·張耒
骍弓鵲角蒼雕羽,金錯旗竿畫貔虎。
長驅直踏老上庭,手拔干將斬狂虜。
歸來解甲見天子,金印懸腰封萬戶。
自為大漢上將軍,高揖群公佐明主。
26
《題安州張全翁大夫溪圖》 宋·張耒
清溪縈洄流碧玉,散入緣岡萬竿竹。
照春四合錦繡林,干云直上風霜木。
主人吾宗行珪璧,解組歸來鬢猶綠。
只知林下酒盈樽,不憂門外車推轂。
27
《講武臺南有感》 宋·黃庭堅
月明猶在搭衣竿,曉踏臺南路屈盤。
騶子雨中先馬去,村童煙外倚墻看。
鴉啼宰木秋風急,鷺立漁船野水乾。
花似去年堪折贈,插花人去淚闌干。
30
《為張四明作》 宋·曾幾
一生所聞張仲蔚,閉門蓬蒿深幾尺。
邇來伐竹聲丁丁,手披榛叢待三益。
徑中踏破蒼苔色,定是幽人芒屨跡。
莫將車邊兩輪赤,奪此千竿一池碧。
31
《呈蔡內翰》 宋·毛滂
鄙夫十年江洚客,岸草汀鷗隨步屧。
稍收晚景付長竿,河伯供魚慰彈鋏。
煙云不鎖北闕心,飛出亂山青萬疊。
束書卻入國東門,觚棱瑞日明書笈。
32
《王詵都尉寶繪堂詞》 宋·蘇轍
侯家玉食繡羅裳,彈絲吹竹喧洞房。
哀歌妙舞奉清觴,白日一醉萬事忘。
百年將種存慨慷,西取庸蜀踐戎羌。
戰袍賜錦盤雕章,寶刀玉玦余風霜。
33
《送王孟玉歸山陰》 宋·姜夔
淮南雪落云繞戍,王郎鳴鞭獵狐兔。
問君本是山陰人,何不扁舟剡溪去。
人生樂事將無同,知君此心如太空。
只今去踏龍尾道,也似寒江蓑笠翁。
34
《田舍女》 宋·李廌
田家女兒不識羞,草花竹葉插滿頭。
紅眉紫襜青絹襖,領頸麤糙流黑油。
日午擔禾上場曬,也喜年豐欲還債。
傭工出力當一男,長大過竿不會拜。
有者四十猶無家,東村定昏來送茶。
翁嫗吃茶不肯嫁,今年種稻留踏車。
35
《從辟滬南道中曉征三首》 宋·李新
人情世事今如此,與作叢林眼目看。
髀肉未能鎖犢鼻,溪篁先與斸漁竿。
山銜落月金盤缺,馬踏清霜玉佩寒。
一十九年閒睡足,欲將春夢入長安。
36
《送何子應少卿赴召》 宋·李流謙
持竿野叟踏帝腹,太史占星驚變色。
白衣山人侍黃衣,軍中指點相嘆息。
云龍契遇固疇曩,千載一合非人力。
羊裘盧沙竟何補,坐視生民自肥瘠。
39
《黃池舟中和全父弟韻》 宋·陽枋
江上平堤堤上路,只輪來往舟沿泝。
林疏風葉墜輕黃,征雁聲中秋暗度。
來踏東風歸歲暮,佳山好水無重數。
揩摩老眠待冬深,更看霜林排雪樹。
岸木稠屋作小鄰,港魚多處鷗成聚。
竿蓑擬欲個中留,卻恨冬風催我去。
40
《靈竺寺》 宋·周弼
不因純孝者,古寺若為安。
壁彩蝸游遍,爐香鼠踏殘。
鐘聲嘶破梃,旛影颭危竿。
尚恐冬生筍,時來竹外看。
* 關于踏竿的詩詞 描寫踏竿的詩詞 帶有踏竿的詩詞 包含踏竿的古詩詞(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