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踏石的詩詞(411首)

    141 《臨江仙》 宋·曾慥

    子后寅前東向坐,冥心琢齒鳴鼉。
    托天回顧眼光摩。
    張弓仍踏弩,升降轆轤多。
    三度朝元九度轉,背摩雙擺扳弩。

    142 《滿江紅(和陳漕使仙湖韻)》 宋·蕭崱

    莫是西湖,分一派、殘波勝碧。
    間問著、鶯仙丹事,老榕知得。
    荇水帶長鷗踏損,柳風絮暖魚吞入。
    只前山、依舊漢時青,晴還濕。

    143 《水調歌頭(臨桂水月洞)》 宋·曾宏正

    風月無盡藏,泉石有膏肓。
    古今桂嶺奇勝,騷客費平章。
    不假鬼謀神運,自是地藏天作,圓魂鐘相望。
    舉首吸空翠,赤腳踏滄浪。

    144 《水調歌頭(臨桂水月洞)》 宋·曾宏正

    風月無盡藏,泉石有膏肓。
    古今桂嶺奇勝,騷客費平章。
    不假鬼謀神運,自是地藏天作,圓魂鐘相望。
    舉首吸空翠,赤腳踏滄浪。

    145 《滿江紅(中秋上劉恭甫舍人)》 宋·侯置

    天闊江南,秋未老、空江澄碧。
    江外月、飛來千丈,水天同色。
    萬屋覆銀清不寐,一城踏雪寒無跡。
    況楚風、連陌競張燈,如元夕。

    宋詞精選懷念歌女

    146 《滿江紅(中秋上劉恭甫舍人)》 宋·侯置

    天闊江南,秋未老、空江澄碧。
    江外月、飛來千丈,水天同色。
    萬屋覆銀清不寐,一城踏雪寒無跡。
    況楚風、連陌競張燈,如元夕。

    147 《沁園春(送友人歸蜀)》 宋·姚勉

    拂劍整裝,光射紫霄,斗牛色寒。
    大丈夫不作,兒曹離別,何須更唱,三疊陽關錦還鄉,油幢佐幕,誰道青天行路難。
    從今去,聽聲名焰焰,飛動岷山。
    征途少飲加餐。

    148 《江城子(和)》 宋·無何有翁

    小年底死踏槐忙。
    嘆蟬聲,早斜陽。
    今夕何年,白骨照沙場。
    天上人間都是夢,石中火,鑊中湯。

    懷念感嘆人生

    149 《清江引·秋居》 元·吳西逸

    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
    掃卻石邊云,醉踏松根月。
    星斗滿天人睡也。

    曠達秋天寫鳥

    150 《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 金朝·元好問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兒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為蹤跡之,無見也。
    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驗,其事乃白。
    是歲此陂荷花開,無不并蒂者。
    沁水梁國用,時為錄事判官,為李用章內翰言如此。

    愛情故事荷花

    151 《夏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五月江吳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
    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

    田園寫景勞動生活組詩

    152 《梅花 其二》 元·王冕

    江南十月天雨霜,人間草木不敢芳。
    獨有溪頭老梅樹,面皮如夷生光芒。
    朔風吹寒珠蕾裂,千花萬花開白雪。
    仿佛瑤臺群玉妃,夜深下踏羅浮月。

    153 《梅花 其一》 元·王冕

    朔風吹撼處士廬,凍云隔月天模糊。
    無名草木混色界,廣平心事今何如?梅花荒涼似無主,好春不到江南土。
    羅浮山下蘼蕪煙,瑪瑙坡前荊棘雨。
    相逢可惜年少多,競賞桃李夸豪奢。

    154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155 《贈別芝麓先生,即用其題《烏絲詞》韻》 清·陳維崧

    四十諸生,落拓長安,公乎念之。
    正戟門開日,呼余驚座;燭花滅處,目我于思。
    古說感恩,不如知己,卮酒為公安足辭?吾醉矣!纔一聲河滿,淚滴珠徽。
    昨來夜雨霏霏,嘆如此狂飆世所稀。

    156 《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 清·屈大均

    霃霃太古云,至今未開辟。
    山氣日洶涌,隨風灑精液。
    觸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
    登山若浮海,舟航即輕策。

    157 《水調歌頭 游武夷 武夷山志卷十五》 元·羅慶

    雨晴山潑翠,溪凈水拖藍。
    閑來共陪杖屨,邂逅已成三。
    齒齒清泉白石,步步碧桃翠竹,是處輒幽探。
    行到釣臺下,怪樹蔭空潭。

    158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159 《仲昭約明歲游天臺雁蕩先以逍遙衣見贈作張公》 明·王叔承

    范生有約登翠微,天臺雁蕩余當歸。
    山中鶴翎墮仙氅,秋風贈我逍遙衣。
    衣作逍遙游,歌酬縹緲句。
    江帆昨泛東西九,洞府微茫在煙樹。

    160 《望廬山》 清·姚鼐

    我行昨出廬山西,藤竹蒼蒼陰虎溪。
    東林鐘聲晚出寺,高崖木葉秋平溪。
    白云萬疊倏然合,窈眇回聽清猿啼。
    洪州三月憶惝惚,徑駕歸艇輕于翳。

    * 關于踏石的詩詞 描寫踏石的詩詞 帶有踏石的詩詞 包含踏石的古詩詞(4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