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踐山的詩詞(359首)

    341 《周公美載酒風過以長句見謝意》 宋·陳文蔚

    門前題鳳風何薄,雪夜回舟意未真。
    誰似松溪弄明月,興來載酒訪幽人。
    扣舷牛渚盟當踐,落帽龍山紅又新。
    況有梅花涼玉雪,暑窗容我日為鄰。

    342 《化城寺》 宋·陳巖

    匝徑茸茸菜甲青,透池艷艷藕花明。
    四方衲子尋幽踐,多少空山振錫聲。

    343 《李化文書堂》 宋·陳巖

    世路嵚崎兩鬢絲,山中留客且伸眉。
    竹林勝踐雖相似,猶恨前賢所欠詩。

    344 《江郎峰》 宋·李處權

    壯此江郎峰,何年儼而峙。
    融結自太古,造化鐘一氣。
    屹然居獨尊,群峰俱不至。
    如冠劍大臥,廷諍而出位。

    345 《陪林茂南游上清宮分韻得落字》 宋·李處權

    百年夢一覺,無事且行樂。
    何必尋方外,而求不死藥。
    我里足嘉處,勝踐兩芒屩。
    有來問名利,掉頭告莫莫。

    346 《送范彥覃》 宋·李處權

    春風惱百物,物物不禁渠。
    水為盎盎綠,柳亦毿毿舒。
    芳菲遽如許,流光亦須臾。
    誰令更別離,此恨當何如。

    347 《溪橋》 宋·李處權

    昔人愛仙掌,歸時倒騎驢。
    風味顧不淺,豈以俗士拘。
    我來過溪橋,效顰返肩輿。
    異世頗同懷,往者不可呼。

    348 《夜歸》 宋·釋文珦

    天氣殊清和,山中多勝踐。
    沿流采香芹,穿云得芳荈。
    幽懷日以舒,囂塵自茲遣。
    乘月返茅茨,倦足不復洗。

    349 《放浪詩》 宋·釋文珦

    放浪游名山,山水悅人意。
    窮日不知疾,行行轉幽邃。
    空籟如風聲,奇峰似云氣。
    濯足就寒流,憩錫投古寺。

    350 《次韻葉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絕句》 宋·蘇頌

    蠟屐終朝踐石苔,飛鳶不動絕塵埃。
    片云忽作人間雨,盡道靈山應禱來。

    351 《送閻秘丞宰雩都》 宋·蘇頌

    江西劇藩曰南康,其山空青水貢漳。
    環封千里十巨邑,邑皆萬室居相望。
    地窮吳境雜楚粵,民生窘急矜豪強。
    積奸疊訟狃成俗,吏治紛擾多頹綱。

    352 《游寒谿次醅字韻題九曲亭一首》 宋·蘇籀

    幅巾戲漉彭澤醅,尺書間覓來禽栽。
    東坡居士五年久,真主未遽求鹽梅。
    扁舟夷猶水刻窟,雙履禿缺峰峩嵬。
    招揖西山與東魯,回首閶闔并玉臺。

    353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為韻賦詩五章藉手言》 宋·孫應時

    軒冕付儻來,良貴應自有。
    若人出處間,與世揭山斗。
    雅宜踐高門,斷國極可不。
    臨風耿予思,霧雨深稂莠。
    凜然巖冬柏,特立終耐久。

    354 《自東屯夜還舟中》 宋·孫應時

    白帝水云暗,東屯燈火歸。
    春泥慳弊屐,山雨濕征衣。
    遠役諒難踐,勝情那得違。
    關城吏相笑,癡絕似君稀。

    355 《佚老堂二首》 宋·王阮

    洛中九老后,林下一人高。
    此去自當佚,向來誠獨勞。
    東湖歸踐履,南浦薦風騷。
    尚念匈奴在,家山未可褒。

    356 《送趙宰之上虞二首》 宋·于石

    吾聞句踐國,昔有鴟夷子。
    沼吳收雋功,扁舟五湖里。
    又聞越東山,安石真奇士。
    一局別墅棋,失笑屐折齒。

    357 《錦園》 宋·喻良能

    山園多勝踐,繚繞磬湖濱。
    畦藥青生甲,湖波綠動鱗。
    勃鴣知欲雨,鴉舅報將晨。
    卻憶京華日,長懷浩蕩春。

    358 《為何鹽獄題種德堂》 宋·喻良能

    作堂備登覽,既作扁其顏。
    扁顏固云易,踐名良獨難。
    我友何水曹,筑堂水云間。
    瞰臨擅奇絕,佳氣何郁盤。

    359 《壬戌仲春隆慶因老留上藍與璉老往還余續至相》 宋·曾豐

    山立堂堂古白眉,一龍一象殿江西。
    春秋多寡弟兄是,朝暮往還賓主誰。
    籐坐萍團邀二妙,其間著我成三笑。
    無夏無夷跡自融,不儒不釋心相照。
    遠公送出如欲留,陶令辭行如欲休。
    殊覺上藍今勝踐,少分前輩舊風流。

    * 關于踐山的詩詞 描寫踐山的詩詞 帶有踐山的詩詞 包含踐山的古詩詞(3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