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路路的詩詞(927首)

    761 《挽趙路分善應三首》 宋·趙蕃

    公就專城養,我安陶令廬。
    幾因州府入,得侍笑談余。
    課誦列童稚,戚休詢里閭。
    高堂朝夕望,寧復象平居。

    762 《挽趙路分善應三首》 宋·趙蕃

    惟我先君子,相于出自同。
    年推大父行,議篤古人風。
    薄宦曾憐我,經行阻見公。
    訃聞仍葬日,慟哭匪途窮。

    763 《與成父自信同舟到饒分路而別以詩送之三首》 宋·趙蕃

    川行歷覽不知勞,我有新詩聽汝抄。
    今日語離還索句,況堪風雨滿江郊。

    764 《與成父自信同舟到饒分路而別以詩送之三首》 宋·趙蕃

    我自飄零更汝居,賤貧骨肉不相收。
    馬家堤上休停騎,愁有居民說故侯。

    765 《與成父自信同舟到饒分路而別以詩送之三首》 宋·趙蕃

    向來三復渭陽詩,羨汝此行親見之。
    若問乃兄何樣似,家徒四壁更書癡。

    766 《贈路芾德章》 宋·趙蕃

    憶昔介庵老,視我猶子弟。
    于今于越州,必灑西州涕。
    重憶郎中公,契與外氏通。
    慨我未知學,一見寧發蒙。

    767 《追路送誠齋到灘頭驛》 宋·趙蕃

    樹樹春花阜,田田秀來滋。
    雖持玉節貴,不廢筍輿詩。
    追送寧辭遠,乖離故在茲。
    無嗔白頭舊,一見有深知。

    768 《將宿天心寺以失路遂止野人家》 宋·趙蕃

    一出有百阻,吾生何太艱。
    問途迷野寺,積淖落前山。
    勢以雞晨待,聊安虎落間。
    濁醪無路覓,破衲與渠關。

    769 《嶺路惡甚問章圣寺蓋欲投宿也書寄周袁州》 宋·趙蕃

    舉頭易見天邊日,屬目難逢山下村。
    行盡土粗仍石惡,望窮雨黑與云昏。
    此身何可數茲役,薄宦有誰能見存。
    章圣明朝還曲睹,信知緣契在空門。

    770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臨溪石臺古松蟠其上松之下》 宋·趙蕃

    臺高十丈獨株松,下有仙人舊履蹤。
    三十二窠丹灶在,亦云數目應龜峰。

    771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臨溪石臺古松蟠其上松之下》 宋·趙蕃

    壁間石色隱青紅,指似夭夭即此中。
    金石著文猶叵信,況堪傳者自漁翁。

    772 《昭禮在虞山與予分路昭禮舉王光遠在廬山別周》 宋·趙蕃

    昔年掛席過江州,曾為廬山盡日留。
    斷句得君相舉似,夜窗應復夢成游。

    773 《昭禮在虞山與予分路昭禮舉王光遠在廬山別周》 宋·趙蕃

    人物君非第一流,周南底事嘆淹留。
    清名所得蓋多矣,騎鶴揚州有是不。

    774 《欲再過子進昆仲舟人紿以迷路既遠不能復也悵》 宋·趙蕃

    數畝湖邊宅,千篇海內詩。
    機心謝鷗鳥,樂事付塤篪。
    艇子思重過,流行竟莫知。
    吾儕俱老矣,悵望復來期。

    775 《詩悼路鈐舍人德久潘公》 宋·葉適

    詩人冥漠去何許,花鳥相寬不作愁。
    耆舊只今新語少,九原喚起韋蘇州。

    776 《詩悼路鈐舍人德久潘公》 宋·葉適

    風騷閫域自難親,隨世聲名未必真。
    更遠更疎應不在,山謠水語記精神。

    777 《詩悼路鈐舍人德久潘公》 宋·葉適

    憶昔論詩不自鐫,上規雅頌復誰先。
    此弦合為何人絕,重撫遺編一慨然。

    778 《寄題葉路分與君樓如今若肯從徵召總把三峰乞》 宋·葉適

    封侯無便乞名山,只許幽人獨占閑。
    若會當時與君意,林泉合在市朝間。

    779 《寄題葉路分與君樓如今若肯從徵召總把三峰乞》 宋·葉適

    直南正竦三奇峰,更著東西紫翠中。
    面面欄干太親切,要看煙雨澹空蒙。

    780 《葉路分居思堂》 宋·葉適

    葉媼開新學,同人飯野蔬。
    明經傳一相,考古付三余。
    苔色迷青簡,蟲文蝕素書。
    君能葺遺址,堂宇勝於初。

    * 關于路路的詩詞 描寫路路的詩詞 帶有路路的詩詞 包含路路的古詩詞(9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