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路角的詩詞(602首)

    341 《陸君實挽詩》 宋·湯炳龍

    七日陰霾事可知,樓船魚貫果誰為。
    人心自感興元詔,天意難同建武時。
    黃屋朔風那有濟,角巾東路覺無期。
    公為萬古網常計,兒女拔船不暇悲。

    342 《和經略直閣寺丞贈劉升之蟄龍巖二首》 宋·唐弼

    倚天寒碧鎖嵌空,咫尺丹霄有路通。
    莫向明時縮頭角,風云只在笑談中。

    343 《塞上》 宋·王操

    無定河邊路,風高雪灑春。
    沙平寬似海,鵰遠立如人。
    絕域居中土,多年息戰塵。
    邊城吹暮角,久客自悲辛。

    344 《祠龐潁公》 宋·王九齡

    賢哉龐潁公,天相佑仁宗。
    清規映當代。
    勁節摩秋空。
    皇佑維四年,蠻寇南海邕。

    345 《泛照湖游天章二首》 宋·吳奎

    愁霖不肯已,陰結彌二旬。
    吾游欲及時,秉燭出城門。
    泛泛一畫舫,密坐環親賓。
    爽氣忽侵袂,重云稍逡巡。

    346 《呈癡絕庵主頌》 宋·徐敏子

    癡絕有庵不肯住,弄老挑云徑山去。
    地水火風分裂時,親書贈予黃葛布。
    蛻封讀罷咽無語,會得龍須能辟暑。
    豈知玉骨本清涼,書則珍藏布不取。

    347 《游天章寺》 宋·許安世

    常時俯仰尚為陳,千載重來感一深。
    曲水已傷迷故跡,崇山依舊對游人。
    縈紆雪路聯珠騎,蕭爽風亭岸角巾。
    秖恐瑤池歸扈宴,不能修禊見深春。

    348 《夜宿龍頭》 宋·楊汝南

    江流如箭路如梯,夜泊龍頭煙靄迷。
    兩角孤云天一握,曉光不覺玉繩低。

    349 《游山門呈知府大卿》 宋·姚辟

    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
    隱幾坐高齋,清風媚林壑。
    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吒。
    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

    350 《夏夜與魏野陳越會宿河亭聯句三十韻》 宋·臧奎

    雨破畏日沉,月出酷暑歇。
    衙中河亭上,靜與山不別。
    良朋俱遠來,文會一何悅。
    箕踞巾舄閑,玩好琴樽列。

    351 《游南臺閩粵王廟》 宋·詹體仁

    海角釣龍人杳杳,云間待雁路迢迢。
    若為借得山頭石,每到商秋坐看潮。

    352 《和李昇之夜游漓江上》 宋·章峴

    自笑無錢對菊花,天寒欲冷慢令賒。
    桄榔葉暗臨江圃,茉莉香來釀酒家。
    月霧空蒙螢照水,霜風蕭瑟鷺眠沙。
    歸尋獨秀山前路,城角參橫斗柄斜。

    353 《句》 宋·仲昂

    平生不識巴南路,夢到孤云兩角西。

    354 《游南臺閩粵王廟》 元·范梈

    海角釣龍人杳杳,云間待雁路迢迢。
    若為借得山頭石,每到高秋坐看潮。

    355 《題王長史所畫天平龍門圖》 元·陳秀民

    月黑山鬼號,蒼龍斗折角。
    仙人一掌擎,不令墮深壑。
    秋高勢崚層,日暮氣慘錯。
    闌干冰柱懸,凌亂雪花落。

    356 《采菱圖》 明·杜瓊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紅裙綠髻誰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兩兩共采菱,纖纖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損,只恐歸家無斗升。

    357 《夜雨嘆》 明·顧璘

    朔風吹雨西北來,南山晝晦夜不開。
    寒聲悲凄雜霰落,暮色黯慘兼云回。
    仰窺箕斗不辨影,俯眺八極彌黃埃。
    群雞啁啾登樹語,城角斷續余音哀。

    358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359 《巫夔道中雜歌四首》 明·黃輝

    狂云也自學朝朝,老雪判春未肯銷。
    鷹嘴啄成三角路,虎牙銜出半邊橋。

    360 《醉歌行為鄺復初雄飛昆仲賦》 明·黃哲

    昨日風雨中,我來自西山。
    不知春早暮,花落長林間。
    林間幽人心事閑,相逢一笑開云關。
    問我別來春幾度,五見飛花滿行路。

    * 關于路角的詩詞 描寫路角的詩詞 帶有路角的詩詞 包含路角的古詩詞(6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