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路輿的詩詞(495首)

    481 《出入二嶺行》 宋·舒岳祥

    出童公,入童公,一嶺二水分西東。
    前山萬竹入新路,新路蒼海通方蓬。

    482 《送許當世職方通判泉州》 宋·蘇頌

    仕宦遠故鄉,古人之所譏。
    懷祿去養親,千鐘且為微。
    當世粹州行,二美其庶幾。
    符竹非不貴,誠與雅志違。

    483 《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 宋·蘇頌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
    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
    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
    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484 《東山一首》 宋·蘇籀

    骯臟田官委吏偕,山於吾屬倍青哉。
    星言輿轎蒙蘢里,山半振衣囂鬨埃。
    針水布畦春澤匝,吟風夾路歲寒來。
    架巖刳木泉悲響,鏁洞白云花爛開。
    灰冷虛堂敷白氎,爨清一飯脯青苔。
    欲求出世三空義,一咄疏狂道眼裁。

    485 《山行入寺一首》 宋·蘇籀

    執輿入輦蹷痿幾,陟險山農笑卻時。
    屐齒未常先雍老,翚飛久已見甍楣。
    磴扉百步猶流汗,觀閣三休豈易追。
    浪漫悠悠一雞肋,角巾東路最平夷。

    486 《與趙伯藏信叟游天衣寺》 宋·孫應時

    渺渺湖風引桂舟,竹輿沙徑晚山稠。
    千峰影底鳴雙澗,三伏日中含九秋。
    邂逅襟期俱灑落,等間歸計少遲留。
    何時更約云門路,踏破青鞋布襪休。

    487 《贈鄒德年》 宋·王洋

    短檠三尺照座隅,眵昏兩目頭不梳。
    丈夫功業務廣大,安用事此牛尾書。
    多求舊聞助器識,欲駕萬里須舟輿。
    要堅志節在專苦,積螢照夜真前車。

    488 《和伯氏二首》 宋·王洋

    眼見群兒倦走書,明瓊忽報漲雙魚。
    造端萬緒自成室,迷路多岐要卜居。
    談氏龜兒門相在,微之道保曉星疏。
    愿翁壽考貽孫子,文有千箱德有輿。

    489 《送富朝奉還闕》 宋·楊時

    君不見慶歷承平道如砥,馳車八荒同一軌。
    虜人鴟張怒螳臂,百萬云屯若封豕。
    又不見朔方橫流漲天起,腐麥蛾飛木生耳。
    扶攜道路雜老幼,操瓢溝中半為鬼。

    490 《贈程舍人近侍入閩》 宋·楊時

    路公溪上鶴發翁,眼光照日顏如意。
    厖眉垂鬢有仙骨,駢集五福天所鐘。
    螭頭暫輟三長手,杖節扶輿入閩嶠。
    弧南一夜晶輝浮,海隅草木俱榮耀。
    朱金拜后古所稀,繡紱全勝衣彩衣。
    玉觴薦壽須珍奇,更待蟠桃結子時。

    491 《侍太孺人由安國過賢沙至鳳池》 宋·喻良能

    板輿多樂事,沙路及晴時。
    約略瞻龍臥,逶迤到鳳池。
    匏樽細斟酌,華發足遨嬉。
    此意安仁解,曛酣更賦詩。

    492 《大石》 宋·袁說友

    困臥籃輿中,醒視人影直。
    伸頭起四望,不斷山環碧。
    羊腸路百轉,當面一蹲石。
    高廣不可際,隆重誰與匹。

    493 《過渠江渡》 宋·袁說友

    櫂歌江峽三月程,頗厭風濤困征櫓。
    驅車山路兩旬浹,又覺崎嶇萃勞苦。
    甘溪嶺下冉村路,一道渠江拆山塢。
    風平雨細無皺面,浥浥寒漪清客暑。

    494 《游滄浪亭》 宋·袁說友

    出門猶未識滄浪,勝日能銷一詠觴。
    綠障千巒森羽戟,翠綃十頃颭池塘。
    清談杖履窮幽徑,歸路籃輿帶夕陽。
    豈是此纓無地濯,可憐長說簿憶忙。

    495 《贈袁七秘書志乘起居相國夫人》 明·王稚登

    手持封事上明光,暫捧潘輿侍北堂。
    黃閣夫人稱孟母,紫薇仙吏識田郎。
    葡萄好釀樽中綠,萱草能消鏡里霜。
    路隔云階難入拜,獨憐身賤愧張蒼。

    * 關于路輿的詩詞 描寫路輿的詩詞 帶有路輿的詩詞 包含路輿的古詩詞(4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