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路殿的詩詞(594首)

    521 《次韻葉觀文再賦游靈源桃花二洞之作》 宋·李彌遜

    山行有底急,路轉乃爾長。
    肩輿憩清蔭,屐齒尋幽芳。
    突兀見古殿,委蛇度飛梁。
    馀紅點澗色,新綠浮巖光。

    522 《和尚書兄留題興福》 宋·李彌遜

    殿閣群峰合,山根一水長。
    桅楹接云樹,鐘磬雜風篁。
    客枕愁花雨,齋魚攪夢梁。
    籃輿隔溪路,目斷佛龕香。

    523 《寄樞密富丈》 宋·李彌遜

    誤入眾香國,山深人境移。
    松筠秋色老,樓殿午云低。
    東閣傳書密,西郊去路遲。
    須煩造化手,為展菊花期。

    524 《送丁致遠司理》 宋·曹勛

    苕溪霅水接云沙,秀氣全鐘化鶴家。
    三語固知油幕近,八吟不覺石渠賒。
    庭親戲彩心應悅,路近乘槎梅已花。
    一意相期升館殿,三年倚玉愧蒹葭。

    525 《贈張煉師二首》 宋·曹勛

    護幄通明殿,仙階貴可知。
    塵凡聊混跡,功行欲康時。
    明月丹崖路,秋風白玉墀。
    行聞普濟居,飛步萬真期。

    526 《題陰山七騎圖》 宋·李石

    回巖客子賣墨人,諸孫賣筆筆有神。
    墨翁已入蓬萊殿,筆孫有愧中書君。
    邇來小孫兼好畫,兩幅溪藤七匹馬。
    虎狼避路狐免藏,逆風吹沙霜滿野。

    527 《溫原廟神御此還和謝景思韻》 宋·王之望

    靈輿歸路肅班斑,帳殿秋風響佩環。
    九廟向來連北闕,五陵依舊對南山。
    玉衣不受清塵涴,風馬應隨采仗還。
    行起奉常陪薦享,天威咫尺侍懸間。

    528 《安恭皇后挽詞》 宋·樓鑰

    郁郁南山路,傷心鳳翣紅。
    哀歌凄薤露,秘殿掩椒風。
    故劍恩雖厚,中璫事已空。
    但余彤史筆,內傳紀陰功。

    529 《次韻李季章監簿泛湖》 宋·樓鑰

    仙舟共泛滄波去,且向蘇公堤下住。
    西風吹就芙蓉城,青鏡閑妝兩呈露。
    皇家家法崇儉素,宸心但欲乘商輅。
    離宮別殿無興作,天以西湖供一豫。

    530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531 《尚書湯公挽詞》 宋·樓鑰

    奏邸崇先契,周旋古括州。
    殿庭觀唱第,海郡繼承流。
    方快飛騰上,俄聞汗漫游。
    鳳凰山下路,丹旆想悠悠。

    532 《沿檄柯山歸別張特秀》 宋·樓鑰

    我昔志學年,侍親宦西安。
    弟兄游庠校,見君平生歡。
    君才獨穎出,逸駕不可攀。
    夜窗共檠燈,春游合杯盤。

    533 《賀新郎·薄暮垂虹去》 宋·楊冠卿

    薄暮垂虹去。
    正江天、殘霞冠日,亂鴻遵渚。
    萬頃云濤風浩蕩,笑整羽輪飛渡。
    問弱水、神仙何處。

    534 《秋日麻姑山》 宋·楊冠卿

    擲米作珠璣,麻姑已仙去。
    滄海變桑田,乾坤自今古。
    我來訪靈蹤,日落青山暮。
    玉殿瑣清秋,霞裾隔煙霧。
    戶外黃冠師,三問三不顧。
    騎麟翳鳳凰,笑指虛無路。

    535 《壬寅仲冬晦日同吳監丞游延祥宮延祥蓋和靖所》 宋·楊冠卿

    霜日炫晴晝,湖光掠眼明。
    散策事幽討,出門聊意行。
    柳塘和靖居,宮殿若化成。
    霞裾赤城仙,笑語相逢迎。

    536 《再用韻賦木犀》 宋·虞儔

    高枝曾折記前回,晚路重逢嘆滯才。
    天上移來和月種,人間占得及秋開。
    香浮翠葆花藏葉,景動燃犀酒映杯。
    猶有黃花堪殿后,為渠留戀為渠催。

    537 《用程季儀送行之韻為別》 宋·趙蕃

    過江今幾年,遺俗不屢見。
    縱余門戶稱,直有冠裳變。
    惟君河洛間,南走楚粵遍。
    雖從科詔求,未脫褐衣賤。

    538 《用賒韻簡賈新之》 宋·趙蕃

    洛陽人物舊傳夸,殊縣相依得賈鼓。
    魯殿獨余多劫火,玄都看盡幾番花。
    寓懷不但篇章好,評古猶多論議嘩。
    問我若為成間闊,路經墟落苦嫌賒。

    539 《懷遠堂》 宋·葉適

    祖后昔尊御,忠邪初混茫。
    诐行揚于庭,直詞招自旁。
    盡鋤新法穢,遠拯疲民康。
    白頭失路者,冠服煇以煌。

    540 《和范少才詠雪三首》 宋·魏了翁

    隨踏曉巖去,殿頭金井闌。
    路門圭璧委,雙闕絳青蟠。
    拜手朝紳肅,憂心旰食寬。
    歲糜今有望,寧復厭葅酸。

    * 關于路殿的詩詞 描寫路殿的詩詞 帶有路殿的詩詞 包含路殿的古詩詞(5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