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路岐人的詩詞(286首)

    181 《偶步》 宋·劉子翚

    郁郁思淫滯,振衣聊萍游。
    云晴霄宇麗,綠暗川原幽。
    佇步時引顧,心期嘆無儔。
    路逢荷犁翁,笑我獨何求。

    182 《懷致中》 宋·劉子翚

    夢覺殘夜永,山寒氣逾清。
    林幽萬籟息,月出虛堂明。
    披衣坐復起,懷人思空盈。
    經時不對面,素榻浮埃生。

    183 《幽州月夜酒邊賦西湖月》 宋·汪元量

    西湖月,光皎潔,曾照錢王九重闕。
    錢王歌舞戀春風,月亦有情光不歇。
    一朝歌舞成塵土,斷礎荒宮走狐兔。
    月亦傷主不肯明,人亦吞聲淚如雨。

    184 《送赴省七子》 宋·陳造

    憶昔涂抹鬢未秋,著書初不緣窮愁。
    交契往往第一流,愛且助之恩意周。
    翳桑盤飯驚浪舟,如輠轂需膏油。
    疾需妙劑寒需裘,李郝硯席初綢繆。

    185 《中秋夜宿穆陵關》 宋·李新

    羈旅情懷不自禁,清霜岐路馬骎骎。
    一年明月最圓夜,千里故人常別心。
    幸有酒沽除是醉,更無人賞又如陰。
    寒蛩似識風騷意,伴我凄凄到曉吟。

    186 《玉女泉以招提孤僻而名高華清泉坐天寶荒淫而》 宋·鄭剛中

    安陸玉女泉,寒流隱叢薄。
    驪山華清泉,顯貴頗昭焯。
    二泉仙所留,暖氣注潺灂。
    后世入山人,塵垢賴疏淪。

    187 《夏日同伯氏畢裕之守一程國材游天寧登西山國》 宋·李彌遜

    游輪走朱蓋飛碧,路如羊腸山虎脊。
    奇觀多似九牛毛,塵服輕於一狐腋。
    禪房借枕空函丈,野磴搘筇座盈尺。
    陰崖日淡春杲杲,老樹風悲秋索索。

    188 《還華賢良九經說賢良進卷語林等》 宋·葉適

    華君官五世,人物樸而重。
    窮經不辭難,著論何其勇。
    編排過百帙,裝庋高一冢。
    見聞頗驚訕,吟玩自欣悚。

    189 《石屏歌為潘隱父作》 宋·徐照

    浯溪片石天來長,顏家字畫元文章。
    淡巖明秀甲天下,萬古石鼓留岐陽。
    大工踏天割云骨,盡出湘沅山水窟。
    六尺四面起棱角,顏色萇洪血涂抹。

    190 《明禋進戒詩》 宋·程公許

    於赫圓宰,視聽自民。
    惟圣能饗,非德莫親。
    乃眷炎宋,受命以仁。
    十月三葉,涵每毓春。

    191 《再賦喜雪二首》 宋·吳潛

    黑風翦水作瑰琦,散落人閒賤似泥。
    萬象直教還樸素,千岐何幸盡平夷。
    征人奔路昏投店,戍士乘城夜守陴。
    不識艱難惟黨二,銷金帳底飲羔兒。

    192 《黃溪》 宋·周弼

    匆匆寧不恨飄零,轉更分岐過別汀。
    世事總如迂曲路,年華都付短長亭。
    冢桃褪蘂無人色,社櫟盤根作鬼形。
    心自感傷人豈識,回頭猶顧峴山青。

    193 《贈蘭坡星翁》 宋·林景熙

    深林澹孤芳,一洗桃李姿。
    采采坡云暮,持之欲遺誰。
    故人青云端,或在江海涯。
    青云達者路,江海幽人期。

    194 《謹所之贈王氏子》 宋·陳淳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195 《夏夜露坐偶書且勉同學子》 宋·陳文蔚

    人生邂后如岐路,南北東西忽離聚。
    淵明本賦歸去來,保社乃今隨所寓。
    讀書不雜囂塵聲,好在園林最幽處。
    朱橋跨出林陰外,一水繞庭將綠護。

    196 《秋夜感懷》 宋·釋文珦

    秋山夜無人,蟲在草根泣。
    明月照高林,虛窗風露入。
    生年四十余,萬事未有立。
    東西岐路間,終歲常汲汲。

    197 《過漢故城》 唐·王績

    大漢昔未定,強秦猶擅場。
    中原逐鹿罷,高祖郁龍驤。
    經始謀帝坐,茲焉壯未央。
    規模窮棟宇,表里浚城隍。

    198 《敘懷二首》 唐·張九齡

    弱歲讀群史,抗跡追古人。
    被褐有懷玉,佩印從負薪。
    志合豈兄弟,道行無賤貧。
    孤根亦何賴,感激此為鄰。

    199 《又送別》 唐·李嶠

    岐路方為客,芳尊暫解顏。
    人隨轉蓬去,春伴落梅還。
    白云度汾水,黃河繞晉關。
    離心不可問,宿昔鬢成斑。

    200 《敘寄員半千》 唐·駱賓王

    薄宦三河道,自負十馀年。
    不應驚若厲,只為直如弦。
    坐歷山川險,吁嗟陵谷遷。
    長吟空抱膝,短翮詎沖天。

    * 關于路岐人的詩詞 描寫路岐人的詩詞 帶有路岐人的詩詞 包含路岐人的古詩詞(2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