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跨火的詩詞(99首)
62
《永遇樂·學道修心》 宋·無名氏
學道修心,存神煉性,直要輕舉。
補腦還精,流水不腐,戶樞終不蠹。
日魂月魄,摶歸爐鼎,真氣自然流聚。
把心猿縛住,意馬追回,迥無塵慮。
63
《永遇樂·學道修心》 宋·無名氏
學道修心,存神煉性,直要輕舉。
補腦還精,流水不腐,戶樞終不*。
日魂月魄,摶歸爐鼎,真氣自然留聚。
把心猿縛系,意馬追回,回無塵慮。
65
《次韻和長文紫微春雨二首》 宋·梅堯臣
年年潑火雨,苦作清明寒。
梨花猶半綻,塘水已迷漫。
愁看日更永,冷漏夜未闌。
酒沫起玉盞,燭淚生銅盤。
春衣向來脫,帶眼斗覺寬。
試問彼俠少,何處跨金鞍。
67
《贈廬山者居訥》 宋·王令
納公匡廬老,詩句整以雅。
標韻樂天淳,不肯外禮假。
所居遠城市,絕俗就閑暇。
崗崖道路惡,亦為佳客下。
69
《仙巖行》 宋·白玉蟾
醉攜七尺霜前行,云錦山前灣幾曲。
溪頭秋雨添寒綠,蛟龍冷浸一壺玉。
蓼花錦岸紅欲流,稻田高下鋪棋局。
碧巖聳出碧天半,鳥不敢飛縮雙足。
71
《次韻校理盛居中上元》 宋·晁補之
四見都城燈火春,看驅肥馬走朱輪。
天傳九奏虛群籟,海踴三山跨萬鱗。
追賞謾逃深禁直,拜迎祗望屬車塵。
預知短發非歡事,只有觥船未愧人。
72
《度秦嶺》 宋·張舜民
狗日去中山,春盡抵馮翊。
閏晦適石城,發軫蒙再謫。
有姪佐晉陰,所幸在肘腋。
兒女本天愛,未免各分北。
73
《鯨魚》 宋·張舜民
東海十日風,巨浪碎山谷。
長鯨跨十尋,宛轉在平陸。
雷火從天來,砉然刳兩目。
肌膚煮和油,骨節分為屋。
74
《南澗》 宋·韓元吉
高巖跨層巔,一徑入蒼翠。
三休徹上頭,卻立睨平地。
當年寶藏興,中夜出光氣。
至今石疑裂,篝火尚能記。
盈虛誰可測,開闔神自秘。
空房有殘僧,肌冷夜無寐。
75
《元夕再用韻》 宋·韓元吉
瑤山直上玉梯橫,不用銀花散火城。
著柳共看飛絮動,打窗渾作亂蚊聲。
路尋鸞鶴天疑近,石壅鯨鯢觀易京。
便擬乘風跨滄海,更須新月趁潮生。
78
《冬夜有感》 宋·李新
蓼蟲常食苦,旅雁自知寒。
談士惜卷舌,將軍解愁鞍。
雪霜滿天冬夜永,地爐無火青燈殘。
功名富踐苦不早,一年百日紅塵道。
* 關于跨火的詩詞 描寫跨火的詩詞 帶有跨火的詩詞 包含跨火的古詩詞(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