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跨屋的詩詞(95首)
21
《蒼梧即事(三首)》 明·解縉
桂嶺東來下惡灘,蒼梧細柳彩云間。
拍天二水通交廣,聳日高城跨北山。
茅屋竹牌依古瀨,筒槽漁艇滿江灣。
驛亭笳鼓中宵發,又報南天使節還。
23
《詩一首》 宋·蔡襄
萬疊青山拔空起,一道長江清澈底。
隔岸蒼茫不見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廬五老蓬萊山,滄洲白鷺煙波間。
隨風客棹任來去,落日樵歌自往還。
24
《山西行》 宋·沈與求
山西健兒好身手,氣如車輪膽如斗。
十五射獵少年場,戲格黃羆同拉朽。
二十竄名尺籍中,鐵馬追風快馳走。
臂弓腰箭了一生,只喜論攻不論守。
25
《入涌泉道中》 宋·程師孟
道出橫塘跨石梁,塘南塘北稻花香。
風吹舴艋輕如駛,日照浮圖峻若翔。
遠岸漁樵三兩兩,近村鵝鴨一行行。
回頭卻指城南路,云屋朱樓氣郁蒼。
26
《題陽華巖》 宋·何麒
名山固多巖,茲巖擅天下。
屋大享千人,谷深量萬馬。
谽谺通一水,旁午飛橋跨。
石礫巧雕鎪,松篁森繪畫。
27
《玉山觀》 宋·李北之
巒岡經亙翠環中,中有山形如覆鏞。
晉仙王郭曾登眺,名形婺女金華同。
懸崖積鐵數百尺,輪囷老木參天碧。
時有金雞擊膊鳴,鏗鍧響通石屋石。
28
《萬春洞》 宋·李宗道
何山鑿出洞巖深,置屋懸崖映竹林。
像設金園崇梵宇,壁間石室塑觀音。
接天遠岫巍千古,跨磵飛虹映百尋。
極目憑欄多少景,一回到此一寒心。
29
《贈王君用求畫小屏》 宋·衛博
先生本是談天口,云夢胸中吞八九。
一丘一壑未忘情,得之於心應之手。
分裂玄圃翻蕭湘,鬼神夜泣蛟龍藏。
興來八極眇揮灑,陵奪萬象歸微茫。
31
《題吳仲圭平遠圖》 明·鮑恂
蒼山遙遙幾千里,綠樹參差碧煙起。
雙帆忽從江上歸,影落斜陽濕秋水。
林陰蒼莽鳥不飛,石徑蹭蹬行人稀。
松根似可縛茅屋,沙尾亦足容漁磯。
33
《鐘陵行》 明·錢王孫妻
濮陽書生有仙骨,往因合與神仙匹。
山頭邂逅瓊臺姬,沉吟繡繻甲障詩。
怪風裂屋天符下,采鸞謫向文簫嫁。
笑攜纖手歸鐘陵,茅茨棲隱垂古藤。
34
《周將軍歌》 明·王九思
十五學擊劍,二十學用兵。
猿肱燕頷將門種,丹書紫誥金柜盟。
大明天子自神武,日向虞階舞干羽。
渥洼龍駒滿帝閑,越裳翡翠來天府。
35
《己酉練圻寓舍詠雪》 明·王彝
青龍己酉豐稔葉,歲星一終旬日浹。
天容黃黃風氵疌々正好,云同八表不見葉。
漏促辰酉日車跲,目眩空花氣屢懾。
凍指欲墮數蓂莢,股栗匪由冰上踏。
36
《登毛公壇》 明·聞谷禪師
黃屋辭仙闕,玄門向北開。
驅雞何處去,跨鶴幾時來。
殘雪窺丹井,清霜肅古臺。
寒煙紆縹緲,一望一徘徊。
37
《贈鐵筆屠宗哲》 明·張宣
秦灰已冷文字滅,嶧山火焚石鼓裂。
跨斯肩籀屬何人,漢隸唐分競殊劣。
若人筆力森積鐵,屋雨漏痕釵股折。
燕京死卻茅召之,四明乃遇屠宗哲。
亭前墨妙聲登登,野客海鄉歸未能。
預拂懸崖一片石,要須元結頌中興。
38
《戲子由》 宋·蘇軾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斜風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飽死笑方朔,肯為雨立求秦優。
39
《送程公辟守洪州》 宋·王安石
畫船插幟搖秋光,鳴鐃傳鼓水洋洋。
豫章太守吳郡郎,行指斗牛先過鄉。
鄉人出孰航酒漿,炰龜鱠魚炊稻粱。
芡頭肥大菱腰長,釂酬喧呼坐滿床。
40
《韓持國見訪》 宋·王安石
余生非匏瓜,於世不無求。
弱力憚耕稼,衣食當周流。
起家始二十,南北今白頭。
愁傷意已敗,罷病恐難瘳。
* 關于跨屋的詩詞 描寫跨屋的詩詞 帶有跨屋的詩詞 包含跨屋的古詩詞(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