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足多的詩詞(2140首)
881
《三月晦日偶成》 宋·蔣恢
一年芳信雨消磨,負此吟懷奈若何。
倚檻忽驚新綠暗,掃軒更惜落紅多。
春歸惟有時禽覺,睡足從渠日影蹉。
閑里工夫閑受用,惜無閑客肯相過。
883
《寄題浮梁縣豐樂亭》 宋·金君卿
百流南瀉昌江潯,涵光吐潤生良金。
從前良令固無幾,矧復惠政留于今。
四十年來耆舊語,李謝劉楊遺愛深。
高君氣象又宏遠,能以和易調群心。
884
《奉贈宣義大師英公》 宋·李若拙
昔歲高名動九重,衡山別后碧云空。
紫袍親受龍墀上,白足頻登虎殿中。
小篆每輕秦相法,隸書猶鄙晉臣功。
多才多藝如師少,當世群賢盡嚮風。
885
《觀八陳圖有感》 宋·李興宗
江從岷來觸瞿唐,夏潦潰裂怒勢張。
霜濃水落洲渚露,累累江石堆作行。
半斜半直半疏密,方營周匝門東出。
相傅呵獲有鬼神,驚波不能移寸尺。
886
《贈盡梅竹劉信可》 宋·李軏
劉兄胸次參元化,不發為文發為畫。
心工入妙手通神,聲名直與僧繇亞。
月宮拔得玉兔毫,縛成篆筆铦如刀。
紛然萬有類形役,竹梅兩品方清高。
887
《送曾景建道州聽讀》 宋·李自中
晚節傷弓未足憐,江湖因此累諸賢。
名標宇宙各年在,事屬朝廷萬口傳。
湘水有情空引些,舂陵無事早歸田。
多年浪說飛升讖,不擬如今尚悄然。
889
《白石山》 宋·林斗南
路迥縈紆行木杪,腳力窮時山更好。
苦吟轉覺嘉句慳,遠望方知眾山小。
登臨自昔知幾人,留題暗苔新事物。
吁嗟開辟歲時久,名字湮沒多無聞。
890
《古冢行》 宋·林昉
山前月照青衫樹,下有古人葬時路。
古人葬時多子孫,今日子孫無問處。
花開花謝年復年,新墳漸滿古墳邊。
猶起高樓與大屋,長為子孫憂不足。
891
《游羅浮》 宋·林俛
此日鵝城第一山,我來登鑒足清歡。
心灰久不作春夢,食淡何須輟晚餐。
寶積山中多佛剎,藥槽峰外是仙壇。
憑誰為扣葛翁訣,乞與當年九轉丹。
892
《游后洞詩》 宋·劉贄
寺久荒寂無足往,念有子厚彌陀碑。
獨趨一里轉巖腹,剝粉敗赤逢門楣。
亭亭故碑亡舊主,覆以老屋疏且欹。
常嗟古人不可見,尚喜書志存於斯。
893
《句》 宋·樓楚材
乍來固是最低樹,外此都無許大花。
秋香無比魁天下,仙種非凡□月中。
滿閻浮世香俱有,與廣寒宮花對開。
春將結筆去時有,花在著身高處香。
894
《與僧凈璋》 宋·陸九齡
自從相見白云間,離別嘗多公聚難。
兩度逢迎當汝水,數年隔闊是曹山。
客來濯足旁僧怪,病不烹茶侍者閒。
不是故人尋舊隱,只應終日閉禪關。
895
《過子美草堂》 宋·馬俌
棲遲九月錦水行,獨過草堂西出城。
村樹苒苒秋照白,水花漪漪江水明。
溪邊三重結茅屋,松蘿翳羽晚雨清。
往來沽酒且有客,胡為奔走不地停。
898
《題大興院》 宋·孟大武
松柏回環路屈盤,像堂僧室枕層巒。
泉多翠茗臨烹便,寺僻紅塵欲到難。
樵斧斫云春谷暗,漁榔敲月夜溪寒。
我來未足登高興,欲去裴回更倚闌。
899
《覽鏡》 宋·潘玙
覽鏡顏如改,登樓足尚疲。
惜于多病里,過了少年時。
對月能忘酒,看花間有詩。
獨余豪氣在,頻把劍塵吹。
900
《古詩四首呈劉行簡給事丈》 宋·龐謙孺
人生寄寒暑,銷鑠如然薪。
但見烈火炎,倏忽糜灰塵。
不過數十改,即已無此身。
豈不甚哀哉,言之為酸辛。
達士易與足,一飽即自促。
遇者運多途,貪婪喪其真。
如此不飲酒,徒為世上人。
* 關于足多的詩詞 描寫足多的詩詞 帶有足多的詩詞 包含足多的古詩詞(21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