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趨闕的詩詞(227首)

    21 《淮南發運趙邢州被詔歸闕》 唐·胡宿

    天臺封詔紫泥馨,馬首前瞻北斗城。
    人在函關先望氣,帝于京兆最知名。
    一區東第趨晨近,數刻西廂接晝榮。
    正是兩宮裁化日,百金雙璧拜虞卿。

    唐詩三百首離別飲酒

    22 《送閻侍御歸闕》 唐·李中

    羨君乘紫詔,歸路指通津。
    鼓棹煙波暖,還京雨露新。
    趨朝丹禁曉,聳轡九衢春。
    自愧湮沈者,隨軒未有因。

    23 《送胤公歸闕》 唐·齊己

    西朝歸去見高情,應戀香燈近圣明。
    關令莫疑非馬辯,道安還跨赤驢行。
    充齋野店蔬無味,灑笠平原雪有聲。
    忍惜文章便閑得,看他趨競取時名。

    24 《木蘭花(送耿太尉赴闕)》 宋·王安中

    堯天雨露承新詔。
    珂馬風生趨急召。
    玉符曾將虎牙軍,金殿還升龍尾道。
    征西鎮北功成早。
    仗鉞登壇今未老。
    樽前休更說燕然,且聽陽關三疊了。

    25 《太常引(趨省聞桂偶成)》 宋·盧祖皋

    夢回金井卸梧桐。
    嘶馬帶疏鐘。
    草面露痕濃。
    漸薄袖、清寒暗通。
    天低絳闕,云浮碧海,殘月尚朦朧。
    吹面桂花風。
    峭不似、紅塵道中。

    26 《聒龍謠·紫闕苕嶢》 宋·趙佶

    紫闕苕嶢,紺宇邃深,望極絳河清淺。
    霜月流天,鎖穹隆光滿。
    水精宮、金鎖龍盤,玳瑁簾、玉鉤云卷。
    動深思,秋籟蕭蕭,比人世、倍清燕。

    27 《送臺倅趙叔明趨朝》 宋·高文虎

    羲輪正弭節,別駕忽揚鞭。
    游從亦雨暑,朋盍知何年。
    欲敘情繾綣,難得形周旋。
    譜系玉為牒,輝華珠在淵。

    28 《午門闕上》 明·魏觀

    旌旗旖旎集中衢,日上金橋劍佩趨。
    雙闕云中開鳳扇,六王天上捧龍輿。
    成均被命仍敷教,大本承恩復說書。
    殊渥無涯嗟未報,幾回退食重踟躕。

    29 《聞朱祠部罷潯州歸闕》 宋·歐陽修

    漢柱題名墨未乾,南州坐布政條寬。
    嶺云路隔梅欹驛,使驛秋歸柳拂鞍。
    建禮侵晨趨冉冉,明光賜對佩珊珊。
    潁川此召行聞拜,冠頍凝塵俟一彈。

    30 《送李秀叔吏部拜命赴闕二首》 宋·曾協

    君王念舊數星霜,驛騎風馳詔濕黃。
    闊步入趨天北極,舊班聯踐漢中郎。
    好行素志應須力,穩上青云不用忙。
    異日相從話功業,知無愧色沮剛腸。

    31 《自金陵趨行都過顧城湖三十里水光接天但風逆》 宋·陳著

    船路連朝天逆吹,今朝登陸雨相隨。
    自緣寒素例難阻,非為老蒼私控持。
    山色青青無世變,梅花皎皎是心知。
    眼前有景足消遣,到闕何妨數日遲。

    32 《送人赴闕》 宋·張嵲

    宗廟璵璠器,皇家柱石臣。
    策名存紫府,佐世值昌辰。
    德懋膺宸眷,才雄處要津。
    文辭追賈馬,賓望并荀陳。

    33 《送林伯虎除國子監丞赴闕》 宋·趙汝鐩

    璣衡占東南,老人方昭回。
    明庭聚耆德,公難臥蒿萊。
    行行出東門,丹心趨玉階。
    雪棹乘興爾,云岫何心哉。
    了卻濟世緣,應念金石臺。
    天街躍馬余,就訪孤山梅。

    34 《同潘屯田冬日早朝》 唐·張文琮

    假寐懷古人,夙興瞻曉月。
    通晨禁門啟,冠蓋趨朝謁。
    霜靄清九衢,霞光照雙闕。
    紛綸文物紀,煥爛聲明發。
    腰劍動陸離,鳴玉和清越。

    35 《初發道中贈王司馬兼寄諸公》 唐·張九齡

    昔歲嘗陳力,中年退屏居。
    承顏方弄鳥,放性或觀魚。
    曾是安疵拙,誠非議卷舒。
    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恒馀。

    36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陽三日述懷)》 唐·宋之問

    代業京華里,遠投魑魅鄉。
    登高望不極,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為人所羨。
    兩朝賜顏色,二紀陪歡宴。

    37 《龍》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
    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38 《龍》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
    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39 《經廬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唐·劉允濟

    龜山帝始營,龍門禹初鑿。
    出入經變化,俯仰憑寥廓。
    未若茲山功,連延并巫霍。
    東北疏艮象,西南距坤絡。

    懷才不遇失意

    40 《和梁王眾傳張光祿是王子晉后身》 唐·崔融1

    聞有沖天客,披云下帝畿。
    三年上賓去,千載忽來歸。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中郎才貌是,柱史姓名非。

    * 關于趨闕的詩詞 描寫趨闕的詩詞 帶有趨闕的詩詞 包含趨闕的古詩詞(2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