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趨闕的詩詞(227首)
182
《送錢端明還京》 宋·蔡襄
禁墀初別紫宵端,故國生光里俗歡。
二世家聲聯將相,百年廟貌儼衣冠。
躬臨州戟迎門下,人喜曾孫夾道觀。
石照老苔封舊跡,錦溪喬木涕清瀾。
183
《和趙充道秘丞見贈》 宋·邵雍
人言人事危冠冕,吾愛吾廬遠市朝。
野面不堪趨魏闕,閑身唯稱訪楊寥。
殊無紀律詩千首,富有云山酒一瓢。
預借軒車又東去,自茲風月恐難招。
184
《懷寄樞密王左丞》 宋·楊億
高陪七圣從軒游,帷幄深嚴日運籌。
口里雌黃歸品藻,盤中韭白想風流。
珠宮地密妨趨謁,銅缽聲沉斷唱酬。
獨喜修書依絳帳。
時登闕里受春秋。
185
《水部何郎中知鄂州》 宋·楊億
褒博衣冠漢大儒,三千奏牘到宸居。
郎官起草歸華省,女史焚香伴直廬。
出守新恩龜顧印,趨朝舊路雉隨車。
便分符竹從鸞掖,應有壺漿待隼旟。
186
《再別陳建州因以抒意》 宋·楊億
北闕多年作侍臣,一枝煙雨憶南閩。
留連五鼓趨丹禁,健羨雙旌擁書輪。
離畔菊荒環堵宅,山中鶴怨未歸人。
州民剌字空漫滅,目斷東方千騎塵。
188
《春日書懷》 宋·王之道
高文知已動天庭,昨日春雷下六丁。
濟旱會施惟肖雨,舉賢先應少微星。
行趨北闕形神健,坐對東風醉夢醒。
連日暖煙隨處好,吳山應勝越山青。
189
《喜遷鶯慢/喜遷鶯》 宋·張元干
雁塔題名,寶津朌宴,盛事簪紳常說。
文物昭融,圣代搜羅,千里爭趨丹闕。
元侯勸駕,鄉老獻書,發軔龜前列。
山川秀,圜冠眾多,無如閩越豪杰。
190
《葉少蘊生朝》 宋·張元干
先生早貴當天升,文章爾雅傳六經。
腹包萬卷書縱橫,玉堂草制群公驚。
繡韉綠發趨承明,意氣已向沙堤行。
出入四紀更寵榮,聲華摩空郁崢嶸。
191
《建炎感事》 宋·張元干
乾坤忽震蕩,土宇遂分裂。
殺氣西北來,遺毒成僭竊。
議和其禍胎,割地亦覆轍。
儻從種將軍,用武寨再劫。
192
《和劉原甫舍人雪霽早朝》 宋·王珪
琪樹無聲粉蕊圓,岧峣雙闕射云鮮。
寒交玉佩趨三殿,曉拜珠旒下九天。
仙仗影翻初照日,高門塵絕欲生煙。
燕余寶陌騰歸馭,更為都人賦有年。
193
《勉陳石二生》 宋·鄭獬
精金埋深山,鑿土不難得。
大貝貯滄海,破浪亦能識。
山趨猛虎穴,海入長蛟室。
必意往取之,投軀不少惜。
195
《寄獻王中丞》 宋·強至
近侍才俱杰,明公望獨尊。
紀綱新獻府,德業舊王門。
禮樂陪朱邸,文章落紫垣。
訓辭含鼓動,氣概獨飛騫。
196
《送知府余少卿》 宋·強至
朝野清風五十年,更留政績與民傳。
全家只飲東陽水,自古無如太守賢。
手把耕犁農業勸,足投庠校士風遷。
弗容惠愛終三載,倍使罷窮戀二天。
197
《又和》 宋·王灼
可惜通三語,相期中六科。
南司章奏好,北闕縉紳多。
想見趨宣室,真成上郁羅,行裝宜速具,未用嘆奔波。
* 關于趨闕的詩詞 描寫趨闕的詩詞 帶有趨闕的詩詞 包含趨闕的古詩詞(2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