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趨令的詩詞(279首)

    201 《次韻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蝕詩》 明·劉基

    招搖指坤月望日,大月如盤海中出。
    不知妖怪從何來,惝恍初驚天眼眣。
    兒童走報開戶看,城角咿嗚聲未卒。
    蟾逃兔遁漠無蹤,璧隕珠沉一何疾。

    202 《出郊古意》 宋·韓維

    跨馬長林下,落葉填荒溝。
    嚴霜熟秋實,野物畢以收。
    空場委馀穗,雀鷃鳴相求。
    仰視鴻鵠群,肅肅摩天游。
    清風下哀響,靜聽令人愁。
    時序迭而去,曾不與我謀。
    小人急趨利,君子懷德憂。

    203 《伏日同當事諸君飲延祥觀》 宋·韓維

    適郊憚勤遠,近市厭喧跼。
    紛然異趨向,日晏靡寧足。
    回車憩琳館,邂逅得所欲。
    涼飚颯生林,飛雨時度竹。

    204 《寄獻王中丞》 宋·強至

    近侍才俱杰,明公望獨尊。
    紀綱新獻府,德業舊王門。
    禮樂陪朱邸,文章落紫垣。
    訓辭含鼓動,氣概獨飛騫。

    205 《次劉才邵送魏彥成韻》 宋·強至

    國朝廣仁恩,法令去煩苛。
    三官貴持平,除用不輕可。
    矯矯魏詳刑,儒術富而夥。
    馀事及刑書,議論不偏頗。

    206 《送吳判官》 宋·強至

    雨乾青活淮上山,君領善課趨帝關。
    春風滿路馬足健,翩然征轡不可攀。
    吁君登科越一紀,中又困躓罹苦艱。
    蒼虬垂髯猛虎臥,青衫四十鬢欲斑。

    207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208 《范蜀公得請再致仕蜀公作謀命某次韻》 宋·李廌

    老戀林泉拒袞衣,高山景行眾思齊。
    久膺重任當先覺,獨以清風激眾迷。
    越相家聲千載後,商公舊隱白云西。
    坐令貪懦趨忠厚,寄語狂童勿芥雞。

    209 《上翰林眉山先生蘇公》 宋·李廌

    佑圣生賢佐,天心在撫民。
    昌期應治運,谷旦降元臣。
    四序功成晚,三臺耀拱辰。
    嚴凝氣剛勁,謇諤性忠純。

    210 《嵩陽書院詩》 宋·李廌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涂。

    211 《再游云門山寺》 宋·李新

    筠馬梯空正肉飛,山幽鳴鳥自聲微。
    地趨玉嶂新朝眼,巖織天花欲墜衣。
    云木綢繆青羽葆,竇泉零落小珠現。
    重來且與看華表,只恐無人識令威。

    212 《送符正民罷倅永嘉》 宋·鄭剛中

    去年斂板趨庭側,門前楊柳金如色。
    今年公去柳何如,已作涼陰舞寒碧。
    歲月匆匆無足恨,離合人生那免得。
    身如汀雁偶相逢,自是不須論定跡。

    213 《丁已年七月二十一日禱雨中元水府入月六日展》 宋·鄭剛中

    奉祝出閶闔,禱雨祠中元。
    陳祠信已薦,拱俟心變虔。
    山云屢觸石,散去如飛煙。
    慚衷迫秋陽,汗流頸徒延。

    214 《大水雜言》 宋·鄧肅

    前日雨如絲,繽紛雜朝霧。
    昨日雨如注,萬壑爭馳騖。
    今朝有霽色,作意在芒屨。
    那知昨如傾,漫天飛瀑布。

    215 《再和》 宋·馮時行

    人言不飲酒,神形不相親。
    我云不游山,足攣不可伸。
    徑須向泉石,抖擻人我塵。
    況復山林姿,豈類軒冕人。

    216 《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韻》 宋·馮時行

    一時周屏翰,千載漢循良。
    寵渥分民社,疲羸賴紀綱。
    洪恩隨雨潤,令問與風翔。
    日月流年駛,江山別恨長。

    217 《投連泉州顯學五十韻》 宋·曹勛

    某也多奇蹇,艱艱已十年。
    素風惟汗簡,生計只韋編。
    先業雖殊軌,時流幸比肩,固窮心尚壯,鼓勇氣地無前。

    218 《寄題義陵吳簿義方堂》 宋·胡寅

    萬生天地間,靈者乃知義。
    何獨於義明,而利心亦熾。
    茲焉分兩軌,君子小人異。
    錄義一毛輶,百川利趨亟。

    219 《送孫賓老宰丹棱》 宋·李流謙

    回也真賢哉,陋巷一簞食。
    卒然問為邦,所告王者事。
    軻亦印微言,曰可禹稷配。
    學道則愛人,偃昔嘗有志。

    220 《次韻雷知院觀音詩因敘家中銅像之詳》 宋·樓鑰

    鼻祖家住江東邊,推擇為吏心靜淵。
    朝朝趨邑過圮上,時見暗磧光煜然。
    平時奉佛心至謹,建立塔廟崇諸天。
    試令便介識所在,退公始得來其前。

    * 關于趨令的詩詞 描寫趨令的詩詞 帶有趨令的詩詞 包含趨令的古詩詞(2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