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趁口的詩詞(93首)

    1 《念奴嬌(京口上元雪夜招唐元明)》 宋·李處全

    一天春意,趁東皇幽賞,重飛端葉。
    造物有心成偉觀,來伴紅蕖開徹。
    桂魄初圓,梅腮全放,節物俱奇絕。
    冷官門巷,望中北固樓堞。

    2 《念奴嬌(京口上元雪夜招唐元明)》 宋·李處全

    一天春意,趁東皇幽賞,重飛端葉。
    造物有心成偉觀,來伴紅蕖開徹。
    桂魄初圓,梅腮全放,節物俱奇絕。
    冷官門巷,望中北固樓堞。

    3 《玉樓春(乙丑京口奉祠西歸,將至仙人磯)》 宋·辛棄疾

    江頭一帶斜陽樹。
    總是六朝人住處。
    悠悠興廢不關心,惟有沙洲雙白鷺。
    仙人磯下多風雨。
    好卸征帆留不住。
    直須抖擻盡塵埃,卻趁新涼秋水去。

    4 《與謬栓法同行口占分水嶺詩》 宋·駱羅憲

    山從頂上分閩越,四成群峰簇仗齊。
    自是心向天廣大,不妨眼趁地高低。

    5 《口占詩》 元·顧瑛

    鳥啼殘雨適平皋,魚逐輕波趁小舠。
    獨愛大堤楊柳樹,又牽春色上柔條。

    6 《退朝口號(二首)》 明·聶同文

    鐘鼓逼殘宵,千官趁早朝。
    云開中侍扇,日映上公貂。
    調燮多臣稷,欽明有帝堯。
    萬方咸貢獻,四海足歡謠。

    7 《舟泊黃河與止生舟隔兩岸口占寄示》 明·楊宛

    恨打鴛鴦兩岸飛,兩心相望共依依。
    何如溪上眠沙穩,相逐相呼趁月歸。

    8 《泊湘江魚口灘》 宋·范成大

    知時社燕語檣竿,游子奔波自鮮歡。
    趁客賣魚雙漿急,隔林沽酒小旗寒。
    瀟湘渾似日南落,岳麓已從天外看。
    薄暮灘前收百丈,臥聞三老報平安。

    9 《長蘆江口》 宋·梅堯臣

    風駕晚潮急,浪頭相趁過。
    水歸瓜步小,船下秣陵多。
    鷗舞不停翅,燕飛輕帖波。
    今來學楚客,薄暮愛漁歌。

    10 《口占》 宋·劉克莊

    時有吟哦搔雪鬢,別無主掌擊冰銜。
    寧歸南畝稱三老,怕守東華趁六參。
    跌蕩已將經束閣,跏趺聊與佛同龕。
    向來麈柄高懸起,舊事何人共可談。

    11 《山口道中》 宋·韓元吉

    芳草連云水拍溪,春山樹樹子規啼。
    東風何事催行客,偏遣殘紅趁馬蹄。

    12 《口號十首呈程殿撰》 宋·陳造

    八月襄城暑始回,水仙爭趁玉梅開。
    當時二物知天意,共報公家福鼎來。

    13 《定海甲寅口號七首》 宋·陳造

    已抄口數報隅官,歲后朝糟定不難。
    且愿眼前韁健在,趁坊討海過冬寒。

    14 《新春道中口占》 宋·李新

    白馬蹄輕氣亦驕,嘶風嘶日上山椒。
    乃翁不似楊光祿,與汝披霜趁早朝。

    15 《送客乘騾足跋口占示同行》 宋·李洪

    欲趁江頭送客風,蹇騾難強逐驕驄。
    漫夸歷塊過燕市,自笑乘船似越儂。
    從此上車慚著作,肯令折臂老新豐。
    釣車魚具平生樂,得失真宜付塞翁。

    16 《西興渡口雪》 宋·蘇泂

    岸側枯楊臥玉龍,卸殘鱗甲趁天風。
    明年更作垂垂綠,會率鶯花入漢宮。

    17 《代蜀總直召宴制帥樂語口號》 宋·李曾伯

    曉來微雨過前溪,見說桃花水正肥。
    人送風帆還紫闥,客隨星履探測黃扉。
    昔陪關上青牛到,今趁遼東白鶴歸。
    留得春風滿全蜀,尚知楊柳賦依依。

    18 《弟觀為眾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絕因趁韻》 宋·陳著

    人眾由來口鑠金,漫從時好答人心。
    堪憐寒露冰壺玉,塵滿冠巾汗滿襟。

    19 《過林口市》 宋·董嗣杲

    浮泥踏著軟,危坡倩誰累。
    家家翠嵐壓,此是林口市。
    山中何清孤,聚落頗填委。
    快果甘如飴,濁醪淡如水。

    20 《海口吟》 宋·陳藻

    按圖自古無人到,二百年來戶口添。
    架屋上山成市井,張官近海課魚鹽。
    估客趁潮撐米入,漢入忍凍采蠔粘。
    仲尼有廟塵誰掃,寺觀崢嶸香火嚴。

    * 關于趁口的詩詞 描寫趁口的詩詞 帶有趁口的詩詞 包含趁口的古詩詞(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