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起杖的詩詞(494首)

    181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82 《十月旦讀子美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宋·朱翌

    老火已退師,寓客不憂瘴。
    靜坐窺物理,一一見情狀。
    用起舉拂子,功成卓拄杖。
    五行更主事,衰絕變生王。
    此身屬造物,窮健勝美恙。

    183 《感春十三首》 宋·張耒

    寒池冬不流,落葉塞泉罅。
    東風日夕來,春色到山舍。
    杖藜遶東溪,流水清可架。
    疊石引之來,潺潺到深夜。

    184 《感春十三首》 宋·張耒

    今晨起何早,盥漱坐南軒。
    啄木響高柳,春渠鳴亂泉。
    悠然此時心,默默誰與言。
    焚香閱素書,濯手開靈篇。

    185 《廬山歌》 明·解縉

    昔年拄玉杖,去看廬山峰。
    遠山如游龍,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邊鴻。

    186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橫一丈,豎一丈。
    滿室風生,半窗月上。
    山僧要坐便坐,要起便起,終不向這里無風起浪。
    諸人若不散去,照雇劈脊拄杖。

    187 《鉛山早行》 元·黃鎮成

    早起辭林館,鄰雞已再嗥。
    月弦當戶直,斗柄插山高。
    細濕侵藜杖,輕寒襲布袍。
    前趨東日上,五色動云濤。

    188 《何子楚為范明倫賦九疑石石吾不及見也讀詩可》 宋·沈與求

    峨弁千峰倚天碧,上有修筠材可篴。
    月明三弄面巉巖,驚起哀猿啼峭壁。
    兒童斲石攢青瑤,寒林蕭蕭吹墮樵。
    坐令結習落幽夢,芒鞋竹杖歸路遙。

    189 《漫興》 宋·汪藻

    晨起翛然曳杖行,一簾疏雨作秋清。
    老來歲月能多少,看得栽花結子成?

    190 《送云閑師游淛》 元·傅若金

    杖錫違蕭水,風帆向武林。
    海紅秋樹遠,江黑莫鐘深。
    云起通香氣,潮來合梵音。
    亦知無住著,隨處得安心。

    191 《發京邑》 明·何景明

    驅車出郊門,杖策遵古行。
    返顧望城闕,引領內懷傷。
    崇京概霄漢,逶迤一何長。
    雙觀臨馳道,群宮儼相當。

    192 《乙丑除夕追往憤五百字》 明·李夢陽

    憶昔蕤賓初,皇疾輟臨仗。
    維日白氣亙,黑風復排踢。
    俄傳天柱折,忽若慈母喪。
    帝本堯舜姿,末履轉清伉。

    193 《九鎖山十詠·石壁》 宋·呂同老

    清飚吹衣裳,縹緲凌層巔。
    玲瓏峭壁下,杖策窮回旋。
    名圖謝模寫,大巧無雕鐫。
    窅如晴云影,靄靄行青天。

    194 《感皇恩·日日午餐余》 元·王惲

    日日午餐余,即須幽討。
    拄杖長行覓周老。
    三杯兩*,不致玉山傾倒。
    與君何處去、乾*好。
    松影閑庭,長吟藉草。
    白發多來故人少。
    春山何在,兩樹寒梅枯槁。
    一聲鄰笛起、催歸早。

    195 《蘇武慢·六十歸來》 元·虞集

    六十歸來,今過七十,感謝圣恩嘉惠。
    早眠晏起,渴飲饑餐,自己了無心事。
    數卷殘書,半枚破硯,聊表秀才而已。
    道先生、快寫能吟,直是去之遠矣。

    196 《雨霖鈴 鳴鶴余音卷一》 元·宋德方

    高山流水。
    嘆知音者,世間能幾。
    終南萬里,煙霞歸去也,歲云暮矣。
    拄杖藥爐經卷,除此外、有何行李。

    197 《戊辰元日》 明·李開先

    六十余齡兩戊辰,今辰猶是未衰人。
    青藜杖棄長行健,綠柳條新遠望真。
    早起書云聊卜歲,不須曝日已知春。
    林居朝闕同鄉老,尚憶當年拜紫宸。

    198 《和伯恭殿丞游西蓉山寺》 宋·余靖

    休澣約過從,寧論隘與恭。
    溪光染醽淥,山色秀芙蓉。
    乍霽千絲雨,齊張萬蓋松。
    岫孤如欲遁,逕曲似相逢。

    199 《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陽。
    八歲學籀篆,十歲《急就章》。
    孺小不知難,欲升鐘索堂。
    波磔竟無成,臨池心內傷。

    200 《九侯山神詩》 宋·蔡如松

    誰言少康真禹子,子孫九人流到此。
    誰言鬼侯遭紂虐,冤魄至今靈故壘。
    誕哉二說太荒唐,未識根原有初始。
    我曾南自五羊回,杖屨空山問遺址。

    * 關于起杖的詩詞 描寫起杖的詩詞 帶有起杖的詩詞 包含起杖的古詩詞(4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