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趙夫子的詩詞(163首)

    61 《呈趙園令》 宋·戴復古

    翠云屏嶂碧瑤池,萬象前陳屬指揮。
    彷佛神仙居處好,尋常賓客到來稀。
    荷花香里渾無暑,棋子聲中卻有機。
    別院笙歌促君去,野夫自步月明歸。

    62 《效趙學士體成口號十章獻開府太師》 宋·司馬光

    首夏清和新雨晴,綠莎細軟不妨行。
    園夫遮道白何事,梔子花開斑筍行。

    63 《南康趙明府贈予四詩和其首篇二首》 宋·劉克莊

    二老風流接見聞,馀香未遠尚堪薰。
    明師豈不使人巧,老仆安能重子文。
    策蹇何由追抹電,化龍吾亦愿為云。
    從來作圣功夫處,不在生知在積勤。

    64 《貽趙少府》 宋·寇準

    夫君何感命,拾載困風塵。
    薄宦須流落,孤吟更苦辛。
    山寒泉易凍,邊近草難春。
    珍重常招隱,慚非孟子鄰。

    65 《碩人趙氏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命服從夫貴,遺經易子成。
    蘋蘩無失職,琴瑟自和鳴。
    已嘆歸同穴,猶悲夢兩楹。
    旁觀灑清淚,雙旐出寒城。

    66 《寄張趙二相三首》 宋·胡寅

    河出昆侖墟,江出岷山底。
    涵涵受百瀆。
    滾滾經萬里。
    水惟準之平,而德鑒之比。

    67 《趙知府母齊安郡太夫人挽詩》 宋·葉適

    生死已無憾,杭人休淚傾。
    惟留不盡德,常動故鄉情。
    霜凈水方落,風高山轉清。
    閑思與令子,幕府再同盟。

    68 《再呈趙倅》 宋·王邁

    委齋坐我以春風,不事拘攣邊幅中。
    俗子語言藏攫罕,丈夫胸腹等崆峒。
    虛舟相觸何心在,怒火雖炎一餓空。
    到底不如歸去好,扶梨載笠作村翁。

    69 《餞趙物斛三首》 宋·吳潛

    精義無窮在鄴簽,更須於易倍深拈。
    陽奇陰偶機難測,往屈來伸理可占。
    有謂宣尼夫乃佞,或云仲子烏能廉。
    圣賢言行多參考,美疢猶應用石砭。

    70 《題趙漕小蓬萊》 宋·方岳

    老夫曾到道家山,太乙青藜夜叩關。
    著作承明今付子,仙壺元不隔人間。

    71 《題趙子固水墨雙鉤水仙巷》 宋·仇遠

    冰薄沙昏短草枯,采香人遠隔湘湖。
    誰留夜月群仙佩,絕勝秋風畹圖。
    白粲銅盤傾沆瀣,清明寶玦破珊瑚。
    卻憐不得同蘭蕙,一識清醒楚大夫。

    72 《上趙漕》 宋·華岳

    太山之巔有喬松,凜凜千丈摩蒼空。
    風云有會直相際,轟雷制電蟠蛟龍。
    盤根錯節真天種,卿月郎星伴辰拱。
    高風蕭瑟涕清泉,桃李無言謾丘壟。

    73 《寄趙德夫》 宋·華岳

    男兒無路出邯鄲,長鋏休從暗裹彈。
    是處有魚堪下釣,扁舟何獨子陵灘。

    74 《自喻呈趙潤夫》 宋·華岳

    梁間燕子為喃喃,故下珠簾未放還。
    料得無聲如反舌,不應留落在人間。

    75 《和建小學韻呈趙求仁使君》 宋·劉黻

    理非精妙事非粗,一性空明徹萬殊。
    白發圣人由稚子,常惺惺處是工夫。

    76 《王宗臣趙處仁鄭季克同游分得村字》 宋·劉黻

    出關非為看桃李,愛識西山深處村。
    舟泊野橋分柳色,屐尋閒徑破苔痕。
    鳩占欲雨喚夫婦,雞傍殘陽聚子孫。
    得友不知商議久,歸來燈火已黃昏。

    77 《寄題云屋趙資敬啟蒙亭風雩亭二首》 宋·方回

    坤三變艮山,天一生坎泉。
    注谷未浩浩,滴石初涓涓。
    君子觀厥象,有若重稚然。
    更歷幾險阻,然后為巨川。

    78 《和趙介夫除夜》 宋·釋寶曇

    北帝潛驅又弭鞭,那堪風物更凋年。
    此身蕩潏隨流水,造物炮烹及小鮮。
    自喜樽罍同盎盎,誰能幡勝更田田。
    諸君此夕須千首,老子今唯十九篇。

    79 《頌古十五首》 宋·釋慧遠

    南北東西老趙州,見人騎馬也騎牛。
    清風月下尋歸路,夫子門前問孔丘。

    80 《趙通判請贊觀音》 宋·釋心月

    輪數珠,泛蓮舟。
    覺天云靜,性海風休。
    以悲為心,救眾生苦。
    以慈為眼,觀眾生憂。

    * 關于趙夫子的詩詞 描寫趙夫子的詩詞 帶有趙夫子的詩詞 包含趙夫子的古詩詞(16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