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赴接的詩詞(145首)

    101 《寄同年封舍人渭(時得來書)》 唐·黃滔

    唐城接軫赴秦川,憂合歡離驟十年。
    龍頷摘珠同泳海,鳳銜輝翰別升天。
    八行真跡雖收拾,四戶高扃奈隔懸。
    能使丘門終始雪,莫教華發獨潸然。

    102 《和蕭郎中午日見寄》 唐·徐鉉

    細雨輕風采藥時,褰簾隱幾更何為。
    豈知澤畔紉蘭客,來赴城中角黍期。
    多罪靜思如剉蘗,赦書才聽似含飴。
    謝公制勝常閑暇,愿接西州敵手棋。

    103 《奉和宮傅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 唐·徐鉉

    謝傅功成德望全,鸞臺初下正蕭然。
    摶風乍息三千里,感舊重懷四十年。
    西掖新官同賈馬,南朝興運似開天。

    104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105 《舞馬詞》 唐·張說

    萬玉朝宗鳳扆,千金率領龍媒。
    眄鼓凝驕蹀躞,聽歌弄影徘徊。
    天鹿遙征衛叔,日龍上借羲和。

    106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107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108 《白馬篇》 魏晉·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古詩三百首樂府寫人愛國抒懷

    109 《雪夜漁舟》 宋·張繼先

    晚風歇。
    謾自棹扁舟,順流觀雪。
    山聳瑤峰,林森玉樹,高下盡無分別。
    性情澄徹。

    婉約寫景抒情

    110 《望江南》 宋·凈圓

    西方好,我佛大慈悲。
    但具三心圓十念,即登九品越三祇。
    神力不思議。
    臨執盡,接引定無疑。

    題畫詠物

    111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112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13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114 《九懷》 兩漢·王褒

    匡機
    極運兮不中,來將屈兮困窮。
    余深愍兮慘怛,愿一列兮無從。
    乘日月兮上征,顧游心兮鄗酆。

    楚辭

    115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16 《魏公子列傳》 兩漢·司馬遷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齊故,秦兵圍大梁,破魏華陽下軍,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贊頌寫人傳記

    117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18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119 《摸魚子 奉題雪樓先生鄂憲公館歲寒亭詩卷 雪》 元·盧摯

    為君歌歲寒亭子,無煩洲畔鸚鵡。
    江山勝概風霜地,要近魯東家住。
    丘壑趣。
    應素愛、昂霄老柏孤松樹。

    120 《次太白水西韻》 宋·陳柄

    涇巘翠插天,涇溪清繞郭。
    巒環松竹里,崖磴自樓閣。
    是時秋陽驕,三日此棲泊。
    曉色林端來,晴云巖際落。

    * 關于赴接的詩詞 描寫赴接的詩詞 帶有赴接的詩詞 包含赴接的古詩詞(1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