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走筆的詩詞(276首)

    81 《江城子(黃子由少監同內子慧齊奉岳母定齊相遇,席間因走筆次韻)》 宋·張鎡

    試霜池面淺粼粼。
    鵲飛晴。
    遠峰明。
    蓬島群仙,來過瑞云清。

    82 《西江月(走筆因宋九韻示黃六)》 宋·韓淲

    春色著人多少,溪頭桃杏舒紅。
    杖藜相與過橋東。
    往事舊歡如夢。
    花底醉眠芳草,柳邊嘶入驕驄。
    如今憔悴坐詩窮。
    莫問醯雞舞甕。

    離別豪邁典故勸勉

    83 《蘭陵王(南湖同碧蓮見寄,走筆次韻)》 宋·史達祖

    漢江側。
    月弄仙人佩色。
    含情久,搖曳楚衣,天水空_染嬌碧。
    文漪簟影織。

    84 《水龍吟(方蒙仲、王景長和余丙辰、丁已二詞,走筆答之)》 宋·劉克莊

    先生避謗山棲,戒門不納高軒客。
    誰歟來者,吟詩張碧,詼諧侯白。
    禮數由他,謝郎著帽,王郎穿屐。
    且問花隨柳,舉杯邀月,那須預、人家國用桓溫語。

    85 《洞仙歌(器之高誼,取前月青山洞仙歌華余重壽,走筆謝之)》 宋·劉辰翁

    有客從余,不計余無酒。
    袖有蟠桃為君壽。
    嘆此桃再熟,也須年后。
    甚辦得,轉盼個偷桃手。

    86 《水調歌頭(自龍眠李氏夜過臞山康氏,走筆和其家燈障水調,迫暮始歸)》 宋·劉辰翁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時晴。
    長街燈火三兩,到此眼方明。
    把似每時庭,傳說個般障子,無路與君行。
    推手復卻手,都付斷腸聲。

    送別寫景寫人

    87 走筆戲書應令詩》 南北朝·徐陵

    此日乍殷勤。
    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燭淚。
    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來卷。
    歌筵無數塵。
    曾經新代故。
    那惡故迎新。
    片月窺花簟。
    輕寒入錦巾。
    秋來應瘦盡。
    偏自著腰身。

    88 《弼觀罷走筆書后卷》 宋·富弼

    黎民于變是堯時,便字堯夫德可知。
    更覽新詩名擊壤,生生全道略無遺。

    89 《茂之乞畫楚山圖余將游武林走筆戲答》 明·胡宗仁

    片帆已掛曉須開,無奈游情日與催。
    欲畫楚山青萬疊,待余行看越山來。

    90 走筆戲贈若庸司訓》 明·陸釴

    故人別我有所往,手提木鐸猶余響。
    鄭虔本是樗散翁,永新之行愁鞅掌。
    官卑濩落攜二子,阿奴絡秀隨行李。
    向非懷抱如江河,誰能落日秋風里。

    91 《初夏走筆和湘靈》 明·沈天孫

    旖旎薰風柳乍醒,榴花刺眼媚遙汀。
    傍人桐樹枝枝綠,出水荷錢葉葉青。
    隴外喬桑飛雊雉,階前茂草隱新螢。
    春從杜宇聲中去,空翠濃陰又滿庭。

    92 走筆送謝大參》 明·王越

    卷地風寒聲洌洌,夜深吹落關山雪。
    夫君何事遠相過,一片冰花凍髯結。
    便呼斗酒澆離腸,談笑氣吞胡海熱。
    三十年來契闊情,無端又作匆匆別。

    93 走筆戲贈萬伯修使君二首》 明·邢侗

    五花胡馬鷞鹔裘,夜獵歸來興未休。
    教唱西涼新樂府,一時霜月遍幽州。

    94 走筆戲贈萬伯修使君二首》 明·邢侗

    杞花垂實玉關秋,壯歲無端去國愁。
    自笑年來身暴貴,畫旗春色上龍樓。

    95 《至日偶然走筆》 明·許宗魯

    去年冬至堯母城,城頭較射角弓鳴。
    今年冬至毗陵館,凍雨寒云歲華晚。
    江南塞北風土殊,何地何年是家居。
    愁端豈只如宮線,一日長添千里余。

    96 《座上走筆贈薛璩慕容損》 唐·王維

    希世無高節。
    絕跡有卑棲。
    君徒視人文。
    吾固和天倪。

    97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宋·蘇軾

    父老何自來,花枝裊長紅。
    洗盞拜馬前,請壽使君公。
    前年無使君,魚鱉化兒童。
    舉鞭謝父老,正坐使君窮。
    窮人命分惡,所向招災兇。
    水來非吾過,去亦非吾功。

    98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宋·蘇軾

    古汴從西來,迎我向南京。
    東流入淮泗,送我東南行。
    暫別復還見,依然有余情。
    春雨漲微波,一夜到彭城。
    過我黃樓下,朱欄照飛*。
    可憐洪上石,誰聽月中聲。

    99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宋·蘇軾

    前年過南京,麥老櫻桃熟。
    今來舊游處,櫻麥半黃綠。
    歲月如宿昔,人事幾反覆。
    青衫老從事,從穩生髀肉。
    聯翩閱三守,迎送如轉轂。
    歸耕何時決,田舍我已卜。

    100 走筆謝呂行甫惠子魚》 宋·蘇軾

    臥沙細肋吾方厭,通印長魚誰肯分。
    好事東平貴公子,貴人不與與蘇君。

    * 關于走筆的詩詞 描寫走筆的詩詞 帶有走筆的詩詞 包含走筆的古詩詞(2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