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赤鞭的詩詞(134首)
44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45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46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47
《學古詩》 南北朝·何遜
長安美少年。
羽騎暮連翩。
玉羈瑪瑙勒。
金絡珊瑚鞭。
陣云橫塞起。
赤日下城圓。
追兵待都護。
烽火望祁連。
虎落夜方寢。
魚麗曉復前。
平生不可定。
空信蒼浪天。
48
《游獵篇》 明·何景明
周王八駿行萬里,朝游昆侖暮滄海。
驅霆策電遍天地,虎驟龍馳倏煙靄。
奔戎造父兩為佐,大人王母遙相待。
千金白狐來四荒,螻蟻下國輕天王。
49
《滿江紅·萬里長江》 宋·陳塏
萬里長江,天與限、東南吳楚。
何人者,提英□□,指鞭欲渡。
孟德舳艫煙赤壁,佛貍心膽寒瓜步。
問波濤、說盡幾英雄,今猶古。
中原地,紛(下缺)。
51
《沁園春 牧》 元·王*
赤腳蓬頭,蓑衣*箬笠,隨處安然。
守無角牛兒,不離左右。
同行同住,同坐同眠。
常在家山,勻調水草,拗性之時著一鞭。
52
《步虛歌》 宋·陳仁玉
仙之來兮駕五龍,霓旌絳節冷然風。
誰歟擘脯金盤供,垂要綠發顏如童。
五百余載一瞬中,蓬萊水淺來何從。
蔡翁得鞭與道通,云間遺臼墮半空。
54
《題文丞相吟嘯集》 宋·李謹思
南人不識兩膝貴,曲折百態卑且勞。
斯人護膝不護頭,故以頸血沾君刀。
蟠胸孤憤擘不碎,殺氣千丈纏旌旄。
援桴親鼓盡南海,背水更用蜑丁鏖。
55
《湖山樓》 宋·梁竑
千峰背負烏聊山,一區面蟄龍停淵。
壺中日月自天地,淮南雞犬皆神仙。
當湖次第列小隱,花塢直與山房連。
海棠成徑當步障,藕花滿洲宜泛船。
56
《送曾云巢被召》 宋·羅茂良
泰華山人上赤墀,上嗟安在見何遲。
老於尚父投竿日,少似轅生對策時。
怨鶴驚猿辭舊隱,鞭鸞笞鳳總新知。
早陳經國平邊策,歸領云巢舊住持。
57
《題圣果寺介亭詩》 宋·丘濬
金商肅肅淬龍淵,白曉揮開東北天。
天孫引下翡翠煙,層層堆列參井邊。
便於裸壤蟠危巔,城雉岧峣暗接連。
地祇欲誇融結權,蘚花斸破蟄蟲遷。
59
《德驥篇》 宋·孫巖
西家白馬知曳練,東家赤馬如驅電。
時時并轡刷長鞭,羞殺分飛伯勞燕。
白馬不防牛有角,慘甚兵間中矛矟。
不出能令赤馬疑,隔巷來奔初不約。
* 關于赤鞭的詩詞 描寫赤鞭的詩詞 帶有赤鞭的詩詞 包含赤鞭的古詩詞(1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