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赤霄的詩詞(185首)

    41 《黃一翁自郡城回》 宋·王炎

    千金一璧傾秦都,此璞未剖眾所疑。
    朱絲度曲有山水,袖手不鼓無人知。
    黃香裋褐走江漢,失腳未上青云衢。
    此客胸中有佳處,笑人論士相目皮。

    42 《鮮于大任自東南歸唐安遺予張安國所作水調歌》 宋·晁公溯

    去蜀游東吳,舉頭望赤霄
    君之門九重,觚棱郁岧嶢。
    是中盛文物,簪筆立漢朝。
    規摹覺地雄,氣象知天高。

    43 《天馬歌》 宋·宋無

    天馬天上龍,駒生在漢間。
    兩目夾明月,蹄削昆侖山。
    元氣飲沆瀣,躍步超人環。
    天上玉帝才不騎,負食虎豹曉出產。

    44 《游武夷》 宋·楊時

    函關崎嵚走秦鹿,天下并逐爭群雄。
    抉云翻空鰲足折,黔黎竄伏如寒蛩。
    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猶有高人蹤。
    龍泓東注海波涌,玉女翠擁秋云松。

    45 《干霄亭晚望懷王棨侍郎》 唐·貫休

    霜打汀島赤,孤煙生池塘。
    清吟倚大樹,瑤草何馨香。
    久別青云士,常思白石房。
    誰能共歸去,流水似鳴珰。

    46 《赤棗子(華陽洞)》 宋·游九言

    河漢澈,碧霄晴。
    九華仙子以凡塵。
    涼夜山頭吹玉笛,纖云卷盡月分明。

    古詩三百首思鄉

    47 《玉霄峰》 宋·胡融

    青冥玉霄頂,靜夜無纖埃。
    手攜赤松子,拂石坐蒼苔。
    眾瓢呼海月,長蠟貫金罍。
    掛劍桂樹枝,洗手天河洄。
    我欲鏟崖嶂,涉海登蓬萊。
    要觀中州碑,鼓枻云濤堆。
    風波雖可越,長鯨正崔嵬。

    48 《游洞霄紀實》 宋·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49 《游洞霄宮》 宋·潘良正

    百壇風冷露華凝,群玉崢嶸族畫屏。
    水赤久傳丹作井,山高時借翠為庭。
    鶴迎仙馭迷三島,云入洞天朝百靈。
    回首武陵歸去路,碧桃零落晚峰青。

    50 《洞霄山隱齋》 宋·聞九成

    馀杭之西天柱峰,下有石洞蟠蒼龍。
    齋居無塵山四合,仙人宴坐空翠中。
    夜捫北斗罡氣接,晨吸東日精光通。
    醉凌高風駕白鶴,笑視黃庭驅玉童。

    51 《游洞霄宮》 宋·張巽

    掣開九鎖謁琳宮,物色真仙劍履蹤。
    一朵云根生老澗,千尋天柱壓群峰。
    功名秘略求黃石,呼吸微言斅赤松。
    我是康廬倦游客,朅來猶愛翠云重。

    52 《陵霄花》 宋·陸游

    庭中青松四無鄰,陵霄百尺依松身,高花風墮赤玉盞,老蔓煙濕蒼龍鱗。
    古來豪杰人少知,昂霄聳壑寧自期?抱才委地固多矣,今我撫事心傷悲!

    53 《送紹興帥湯相得請洞霄歸括蒼二首》 宋·曾幾

    誰言富貴踐危機,永日深春故里歸。
    煙雨高樓增意氣,蓬萊杰閣少光輝。
    向來赤舄又遵陸,此去青鞋長掩扉。
    畫戟門東是茅宇,鈴齋相像獨依依。

    54 《登玉霄亭》 宋·曾幾

    老荷君恩付赤城,瘦筇扶上玉霄亭。
    懸知地接溟溟海,坐見天橫兩兩星。
    作賦興公虛想像,謫官司戶實飄零。
    衰翁何幸分符竹,一覽東吳未了青。

    55 《上丹霄》 元·王哲

    向終南,成遭遇,做風狂。
    便游歷海上嘉祥。
    閑閑得得,任從詞曲作詩章。
    自然神氣共交結,認正心香。

    56 《巫山一段云·赤子餐青母》 元·馬鈺

    赤子餐青母,紅蛇啖黑龜。
    祥光瑞氣要成衣。
    尚自更持危。
    調引姹嬰嬉戲。
    緊把玉關封閉。
    一輪性月晃清霄。
    云步訪三茅。

    57 《古意六首》 唐·王績

    幽人在何所,紫巖有仙躅。
    月下橫寶琴,此外將安欲。
    材抽嶧山干,徽點昆丘玉。
    漆抱蛟龍唇,絲纏鳳凰足。

    懷才不遇心理

    58 《春日登金華觀》 唐·陳子昂

    白玉仙臺古,丹丘別望遙。
    山川亂云日,樓榭入煙霄。
    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
    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59 《立秋日題安昌寺北山亭》 唐·孫逖

    樓觀倚長霄,登攀及霽朝。
    高如石門頂,勝擬赤城標。
    天路云虹近,人寰氣象遙。
    山圍伯禹廟,江落伍胥潮。

    60 《送劉四赴夏縣》 唐·李頎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
    劉侯致身能若此,天骨自然多嘆美。
    聲名播揚二十年,足下長途幾千里。

    * 關于赤霄的詩詞 描寫赤霄的詩詞 帶有赤霄的詩詞 包含赤霄的古詩詞(1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