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赤熟的詩詞(114首)

    61 《宿觀山》 宋·黃庭堅

    暮發白下地,暝投觀山宿。
    橫溪赤欄橋,一徑入松竹。
    野僧如驚麏,避堂具燈燭。
    我眠興視夜,部曲始炊熟。

    62 《仙杏山》 宋·周邦彥

    仙人藥光明夜燭,種杏碧山如種玉。
    春風裂石鳳收花,赤頰離離照山谷。
    卿云承日作陰潤,猛虎守山防采斸。
    高真筐篚入時貢。

    63 《蘇幕遮·水中金》 宋·無名氏

    水中金,沖牛斗。
    玉鎖金關,護法靈童守。
    赤水丹臺龍虎走。
    萬象森羅,勃勃投珠口。
    飲靈源,明火候。
    太乙爐開,丹熟神光透。
    浮名浮利終不久。
    下手速修。
    窮取無中有。

    64 《蘇幕遮·水中金》 宋·無名氏

    水中金,沖牛斗。
    玉鎖金關,護法靈童守。
    赤水丹基龍虎走。
    萬象森羅,勃勃投珠口。
    飲靈液,明火候。
    太乙爐開,丹熟神光透。
    浮名浮利終不久。
    下手速將,窮取無中有。

    65 《秋風篇》 宋·梅堯臣

    秋風白虎嗥,長庚光如刀。
    水源縮竅穴,木根潛脂膏。
    啄實已細毳,嚙枯皆豎毛。
    鬼啼竹籬梢,月黑為朋曹。

    66 《秋雨篇》 宋·梅堯臣

    秋雨一向不解休,連昏接晨終窮秋。
    梅生不量仰天問,神官夜夢言語周。
    日月是天之兩目,忽然生瞖無藥瘳。
    只知淚滴為赤子,赤子豈悮天公憂。

    67 《依韻和張中樂寺丞見贈》 宋·梅堯臣

    朝車走轔轔,暮車走轆轆。
    黃埃蔽車輪,赤日爍車屋。
    靡論遠與近,安問疏與熟。
    賢愚各有求,往返相磨轂。

    68 《贈金華隱者》 明·高啟

    我聞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靈跡紀真箓。
    金華秀出向東南,遠勝陽明與勾曲。
    樓臺縹緲開煙霞,天帝賜與神仙家。
    靈源有路不可入,但見幾片流出云中花。

    69 《曹仁熙畫水壁》 宋·晁說之

    夫子在川上,悠然嘆所逝。
    見逝不見水,身與水不二。
    天維及地軸,去矣不可制。
    日月徒勞勞,出入丈赤地。

    70 《西暉亭》 宋·王禹偁

    孤亭疊嶂東,宛是古屏風。
    每到天將暮,渾疑日再中。
    余霞猶散綺,新月已張弓。
    一水漪漣媚,千巖木葉紅。

    71 《雨》 宋·洪咨夔

    夥頤秋后雨,暝些晚來涼。
    夾市崩岸赤,環城漲潦黃。
    隨宜梨栗熟,滿意黍蕎香。
    白鷺追紅鶴,歸飛作個忙。

    72 《又和》 宋·洪咨夔

    爾雅蟲魚已熟知,更將埤雅訪農師。
    投糟赤蟹真無價,薦餅黃雞正及時。

    73 《又次程嘉定三首》 宋·洪咨夔

    車騎空朔庭,樓船下東甌。
    風雪鬧鵝鶩,壯士得志秋。
    青萍玉櫑具,白馬金絡頭。
    賦君古戰場,鬼哭燐火愁。

    74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云漢應是紀,尾艮首起坤。
    直坤導岷江,略艮赴海門。
    我家海之角,我行江之源。
    秋月幾改弦,落漲頻移痕。

    75 《和趙青田燕坐》 宋·洪咨夔

    青田鶴翁杜德機,天根月窟手探之。
    嬰兒姹女熟搏弄,妙處不許旁人知。
    渠家庭院紛花藥,啄木黃鸝幾推卻。
    流蘇百子臥春風,萬慾難供無底壑。
    生門死戶一線間,內丹走盡求外丹。
    明朝赤黃裂大山,護鼎龍虎方閑閑。

    76 《云游歌》 宋·白玉蟾

    云游難,云游難,萬里水煙四海寬。
    說著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頭酸。

    77 《西湖二詠 食雞頭》 宋·蘇轍

    芡葉初生縐如谷,南風吹開輪脫轂。
    紫苞青刺攢猬毛,水面放花波底熟。
    森然赤手初莫近,誰料明珠藏滿腹。
    剖開膏液尚模糊,大盎磨聲風雨速。

    78 《西湖二詠其二食雞頭》 宋·蘇轍

    芡葉初生縐如縠,南風吹開輪脫轂。
    紫苞青刺攢蝟毛,水面放花波底熟。
    森然赤手初莫近,誰料明珠藏滿腹。
    剖開膏液尚模糊,大盎磨聲風雨速。

    79 《城南訪張恕》 宋·蘇轍

    事似棼絲撥不開,秋隨脫葉暗相催。
    城南綠野宜幽步,水北紅塵漫作堆。
    赤棗青瓜報豐熟,黃雞白酒勸徘徊。
    此中真有醇風在,一畝何年劚草萊?齋

    80 《寄致仁歐陽少師》 宋·曾鞏

    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
    功名垂竹帛,風義動簪紳。
    此道推先覺,諸儒出后塵。
    忘機心皎皎,樂善意循循。

    * 關于赤熟的詩詞 描寫赤熟的詩詞 帶有赤熟的詩詞 包含赤熟的古詩詞(1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