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赤寒的詩詞(699首)

    361 《橫河打魚行》 明·虞淳熙

    霏霏曉霧古城低,竹壓危橋漁艇迷。
    此時月鉤不落水,大魚小魚爭出溪。
    宿鷺憎人翻雪去,鷺沙盡被漁人踞。
    飛罾十丈浪花浮,赤腳何妨多沮洳。

    362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363 《冬日雜詠(三首)》 明·張邦奇

    落葉打尊盎,空山酒自波。
    《九歌》凄宋玉,三易老田何。
    赤岸疏楊柳,高檐響薜蘿。
    歲寒心想絕,朋舊已無多。
    ¤

    364 《旅懷》 明·張宇初

    落木號凄風,蟋蟀鳴四壁。
    寒燈照簾帷,叢薄林露滴。
    弊帙散未收,遺言藉閑適。
    更長城鼓遙,星月雜行跡。

    365 《即事》 明·鄭善夫

    赤縣山河在,黃龍沙塞長。
    只憂胡部落,不著舜衣裳。
    驃騎年年沒,單于世世強。
    仆姑寒射月,觱篥夜含霜。
    寶轂猶深入,金槊或轉傷。
    前車未為遠,神武有英皇。

    366 《長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
    綺構瑤臺高照耀,香車寶馬并驅馳。
    驅馳照耀皆豪貴,九棘三槐夾三市。
    鼎食鐘鳴將相家,朱簾繡柱王侯第。

    367 《至徐州》 明·周用

    遠戍收宵柝,高風動雪車。
    三年同旅雁,一飯厭河魚。
    赤葉寒林曉,黃茅野市虛。
    昔時溪水上,日出臥深廬。

    368 《瀟湘八景畫·洞庭秋月》 明·朱瞻基

    洞庭秋水清徹底,岳陽城頭月初起。
    巴山落影半湖陰,金波倒浸芙蓉翠。
    須臾素景當瑤空,寒光下燭馮夷宮。
    云夢微茫冰鑒里,沅湘浩蕩玉壺中。

    369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唐·李白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
    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并。

    370 《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唐·岑參

    天山有雪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漢月照銀山,復逐胡風過鐵關。

    友情寫雪贊美

    371 《游金山寺》 宋·蘇軾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372 《再用前韻》 宋·蘇軾

    朱顏發過如春醅,胸中梨棗初未栽。
    丹砂未易掃白發,赤松卻欲參黃梅。
    寒溪本自遠公社,白蓮翠竹依崔嵬。
    當時石泉照金像,神光夜發如五臺。

    373 《讀孟郊詩二首》 宋·蘇軾

    夜讀孟郊詩,細字如牛毛。
    寒燈照昏花,佳處時一遭。
    孤芳擢荒穢,苦語余詩騷。
    水清石鑿鑿,湍激不受篙。

    374 《岐亭五首》 宋·蘇軾

    昨日云陰重,東風融雪汁。
    遠林草木暗,近舍煙火濕。
    下有隱君子,嘯歌方自得。
    知我犯寒來,呼酒意頗急。

    375 《岐亭五首》 宋·蘇軾

    我哀籃中蛤,閉口護殘汁。
    又哀網中魚,開口吐微濕。
    刳腸彼交病,過分我何得。
    相逢未寒溫,相勸此最急。

    376 《送碧香酒與趙明叔教授》 宋·蘇軾

    聞君有婦賢且廉,勸君慎勿為楚相。
    不羨紫駝分御食,自遣赤腳沽村釀。
    嗟君老狂不知愧,更吟丑婦惡嘲謗。
    諸生聞語定失笑,冬暖號寒臥無悵。
    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
    不學劉伶獨自飲,一壺往助齊眉餉。

    377 《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懷子由并崔度賢良》 宋·蘇軾

    宛丘先生自不飽,更笑老崔窮百巧。
    一更相過三更歸,古柏陰中看參昴。
    去年舉君苜蓿盤,夜傾閩酒赤如丹。
    今年還看去年月,露冷遙知范叔寒。

    378 《約公擇飲是日大風》 宋·蘇軾

    先生生長匡廬山,山中讀書三十年。
    舊聞飲水師顏淵,不知治劇乃所便。
    偷兒夜探赤白丸,奮髯忽逢朱子元。
    半年群盜誅七百,誰信家書藏九千。

    379 《歐陽晦夫遺接?琴枕戲作此詩謝之》 宋·蘇軾

    攜兒過嶺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頭穿林要藤帽,赤腳渡水須花縵。
    不愁故人驚絕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見君合浦如夢寐,挽須握手俱汍瀾。

    380 《丁公默送蝤蛑》 宋·蘇軾

    溪邊石蟹小如錢,喜見輪囷赤玉盤。
    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
    蠻珍海錯聞名久,怪雨腥風入座寒。
    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

    * 關于赤寒的詩詞 描寫赤寒的詩詞 帶有赤寒的詩詞 包含赤寒的古詩詞(6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