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贈人的詩詞(894首)

    481 《贈友人歸別墅》 明·盧柟

    綠楊漫垂舞,擺動春風情。
    吏役甘作苦,瓜期思田縈。
    尋溪觀游鱗,出谷聽流鶯。
    別有漆園客,長歌懷友生。

    482 《贈別玉峰上人》 明·明安慶王

    關山去迢遞,飛錫有誰同。
    行苦三乘里,心開萬法中。
    定回云滿榻,偈后月低空。
    相憶聽鐘磬,泠然度曉風。

    483 《贈別素愚上人》 明·明榮順王

    釋子來何處,廬山復太行。
    翻經淹歲月,補衲犯冰霜。
    浩劫塵緣盡,彌天覺路長。
    智珠元不染,好去照殊方。

    484 《錫山飲友人樓中臨別贈以詩》 明·聶大年

    小樓燒燭了殘棋,是我孤舟欲發時。
    千里宦情雙鬢改,十年心事故人知。
    閑推甲子憐衰態,醉折名花續舊詩。
    無限西湖風月好,抱琴相訪莫教遲。

    485 《贈殷山人》 明·沈野

    鹿門高臥寂無嘩,戶外青山郭外斜。
    婦解繡花君解畫,玉窗閑坐斗新茶。

    486 《孤桐生崇岡一首贈友人》 明·王叔英

    孤桐生崇岡,托根亦已高。
    嚴冬風雪繁,枝葉成蕭條。
    根本具生意,又逢雨露辰。
    未□終憔悴,勿為樵牧侵。
    韶英如可作,遲爾為瑟琴。

    487 《贈水簾周道人》 明·吳擴

    洞鎖千峰紫氣蒸,峭厓珠瀑亂漰騰。
    道人結屋云深處,自搗茶油供佛燈。

    488 《贈王山人》 明·邢參

    耆年身不倦,行樂在田園。
    覆宅榆桑郁,聚村宗族繁。
    魏三風格少,杜五典刑存。
    喜不嫌余懶,閑來每過門。

    489 《贈錢季梁進士省覲歸壽其太夫人八十》 明·楊承鯤

    高皇手提三尺劍,坐麾四海如委翎。
    凌煙功成賜鐵券,詔謂宇內求真形。
    錢王古鐵漁人得,紫繡遍蝕波濤腥。
    熟看帶礪隱玄玉,金書細鏤魚龍青。

    490 《詠陽山草堂竹贈漳河岳山人》 明·袁昭旸

    草堂正倚陽山曲,裊裊瑯玕澗水潯。
    風塢籜辭同蘚碧,云林梢長接空陰。
    雨晴簾卷秋如許,日午開尊暑不侵。
    過客留連盤石坐,求羊應許更攀尋。

    491 《湖上贈美人》 明·鄭玄撫

    琵琶新曲轉聲遲,停棹中流日暮時。
    細雨可憐紅袖濕,愁云偏惹翠眉垂。

    492 《贈顓愚上人》 明·周楷

    似與師相識,非關此一時。
    散花空習氣,卓錫露威儀。
    苦行人皆說,安心鬼不知。
    石梁寒瀑夜,令我發深悲。

    493 《寒夜吟贈吳江主人》 明·左國璣

    昏鐘夜定華月高,霜氣入室風蕭颼。
    主人下簾執明燭,玉壺瀉出香葡萄。
    冰河赤鯉價重萬,洞庭黃柑初破苞。
    解我吳鉤佩,著我赤霜袍。

    494 《贈友人其三》 唐·李白

    慢世薄功業。
    非無胸中畫。
    謔浪萬古賢。
    以為兒童劇。

    友情

    495 《贈友人其二》 唐·李白

    袖中趙匕首。
    買自徐夫人。
    玉匣閉霜雪。
    經燕復歷秦。

    496 《答友人贈烏紗帽》 唐·李白

    領得烏紗帽,全勝白接蘺。
    山人不照鏡,稚子道相宜。

    497 《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 唐·王維


    不逐城東游俠兒。
    隱囊紗帽坐彈棋。
    蜀中夫子時開卦。

    498 《贈別宣上人》 唐·白居易

    上人處世界,清凈何所似?
    似彼白蓮花,在水不著水。
    性真悟泡幻,行潔離塵滓。
    修道來幾時?身心俱到此。
    嗟予牽世網,不得長依止。
    離念與碧云,秋來朝夕起。

    499 《代人贈王員外》 唐·白居易

    好在王員外,平生記得不?
    共賒黃叟酒,同上莫愁樓。
    靜接殷勤語,狂隨爛熳游。
    那知今日眼,相見冷于秋。

    500 《贈梁道人》 宋·蘇軾

    采藥壺公處處過,笑看金狄手摩挲。
    老人大父識君久,造物小兒如子何。
    寒盡山中無歷日,雨斜江上一漁蓑。
    神仙護短多官府,未厭人間醉踏歌。

    * 關于贈人的詩詞 描寫贈人的詩詞 帶有贈人的詩詞 包含贈人的古詩詞(8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