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賦昔的詩詞(722首)
563
《喜雪篇》 宋·陳造
玄冥職寒事,庀職今幾時。
窮秋試雪似早計,冬令欲盡噤莫施。
風聲不怒日車近,客裘未綿河未漸。
吳門十萬家,心口同一疑。
564
《次林子長韻》 宋·陳造
孤亭屹山椒,山靈信多助。
比肯迂玉節,來作數刻住。
江明山動色,取重以公故。
未須坐譚客,子弟自翹楚。
565
《次韻陸子高》 宋·陳造
一從別君來,圓缺幾望舒。
相與兄弟然,異姓殊厥居。
向來帆歸船,欲去仍趦趄。
平安可但已,擬憑雙鯉魚。
566
《題六宜堂》 宋·陳造
昔人厭俗心,寧取無肉瘦。
平時眼為青,綠士須客右。
立節自修竦,適用兼庇覆。
君家所居堂,音響不待叩。
567
《次韻丁判院》 宋·陳造
丁侯袖詩來,容年媧皇弦。
咀嚼冰齒頰,如漱錫谷泉。
露花有余姿,風漪自成紋。
中含班傅香,夐絕郊島寒。
568
《送七子赴省》 宋·陳造
旋轉璣衡運化樞,嗣皇襲六待耆儒。
斗南譽望俱難匹,鄴下才華舊不孤。
郡賦今推作者并,王庭可但諍臣趨。
竹林昔隱休回首,四輔三公此首涂。
570
《贈解禹玉》 宋·陳造
讀書只博雙鬢斑,詩好豈解留朱顏。
平時無客憐轍鮒,觸處有人嘲飯山。
相府略嘗喚宜祿,木門不夢窺銅環。
多病但結藥裹伴,得酒間發詩囊慳。
571
《再和寇十一二首》 宋·陳師道
南山樓觀插穹蒼,林杪青燈出上方。
形勝自如諸老逝,功名隨盡二流長。
馬游從昔哀吾老,王粲當年賦異鄉。
少日幻心今凈盡,多生綺語未全忘。
573
《嘯臺》 宋·李廌
何當共巾履,一笑破群憂。
我登步兵臺,緬懷昔來游。
英聲入萬壑,奇氣盤九幽。
轉盼跡已陳,況今仍千秋。
575
《劉表廟》 宋·李廌
入自東郭門,言拜景升墓。
墓樹半枯槎,冥冥立晨霧。
鼎國昔未分,蕭墻梗天步。
呼蒼復何用,龍臥獨不顧。
紆余檀溪水,黯慘蔡州路。
登樓欲遣憂,君看仲宣賦。
576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577
《邃經堂》 宋·李廌
男子宜讀書,讀書須五車。
紙腐唇自裂,豈為刳心魚。
吾子少年時,青云得意初。
英華發清端,賦筆凌相如。
578
《同游棲真聯句》 宋·張繼先
興為棲真來,情因昔人動。
昔人道非孤,今人心乃共。
靜有物外樂,甭無世間夢。
至論超形神,談歌徹巖洞。
野色雜茶甌,松聲入琴弄。
未可賦歸歟,更揭流霞甕。
579
《寄姚文發》 宋·鄭剛中
芳蓀小繡肩相拍,拍初同作江湖客。
夢里春風三十年,青銅照我頭都白。
與公常日話瀟湘,恨不此身生兩翼。
何如附驥得千里,再此搜尋舊蹤跡。
580
《悼潘權仲》 宋·鄭剛中
一生丘壑賦幽閑,雅躅飄蕭未易攀。
時縱高談塵俗外,頗傳佳句里閭間。
身名昔已無虧闕,世路今方足險難。
公獨高培一阡土,想應地恨入桐山。
* 關于賦昔的詩詞 描寫賦昔的詩詞 帶有賦昔的詩詞 包含賦昔的古詩詞(7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