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賦斂的詩詞(170首)

    121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122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123 《與秦少章題漢江遠帆五首》 宋·晃沖之

    江山起莫色,草木斂余昏。
    誰感離騷賦,丹青吊屈原。

    124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125 《和閻帥侍郎見寄》 宋·沈繼祖

    繼祖歲在丙午少城試闈,與憲車張大著、涪陵盧史君諸公酬唱,不謂誤蒙安撫侍郎賞許。
    茲承寵賜漢中所和七詩,斂袵莊誦,舂容大篇,

    126 《哭亡友胡達材》 宋·孫應時

    少日徐卿子,他年董相孫。
    斂藏神氣重,進止德容尊。
    人物當今嘆,風流雅望存。
    拊棺疑不死,誰與賦招魂。

    127 《和知軍毛奎小洞天詩》 宋·王贊

    使君賦佳什,筆壯過飛泉。
    索遠尋幽地,求深訪洞天。
    山巍云腳斂,海極日頭偏。
    景喜巖瞻石,臺虛釣隱船。

    128 《閏中秋》 宋·趙大成

    桂影中秋特地圓,況當馀閨魄澄鮮。
    因懷勝賞初經月,免使詩人歡隔年。
    萬象斂光增浩蕩,四溟收夜助嬋娟。
    鮮云清廓心田豫,乘興能無賦詠篇。

    129 《敬亭見和山行有李杜齊能之句雖主押韻而亦非》 明·顧清

    梧郤不雜中林蒸,詩人以來稱杜陵。
    公才本高心獨下,退與元白圖中興。
    山行一篇如見我,捫蘿踏雪幾凜兢。
    時從雅淡出奇麗,少年斂手不得矜。

    130 《讀宋太史潛溪集》 明·夏煜

    混沌初刓太素斫,挺生神人斷鰲膊。
    剖戟割坤奠海岳,厥俗鴻荒人未覺。
    帝命圖書出河洛,奇耦生畫參伍錯。
    煥乎斯文此其璞,二三啟運乘飛躍。

    131 《送鄭叔車》 明·張孟兼

    鄭子離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鄉土。
    子家孝義門,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滎陽譜。

    132 《和陶讀《山海經》》 宋·蘇軾

    今日天始霜,眾木斂以疏。
    幽人掩關臥,明景翻空廬。
    開心無良友,寓眼得奇書。
    建德有遺民,道遠我無車。

    133 《次韻子由病酒肺疾發》 宋·蘇軾

    憶子少年時,肺喘疲坐臥。
    喊呀或終日,勢若風雨過。
    虛陽作浮漲,客冷仍下墮。
    妻孥恐悵望,膾炙不登坐。

    134 《夏日二首》 宋·張耒

    詩書老去信無功,偷得閑宮許養慵。
    山影當庭初轉日,水聲穿竹自來風。
    晚催萱蕊昏還斂,日射榴房午更紅。
    覽物賦詩成底事,蕭蕭雙鬢欲衰翁。

    135 《次韻答宗汝為初夏見寄》 宋·黃庭堅

    宮蛙無時休,不知憂復樂。
    夕暉半規黃,冉冉納暮壑。
    鳥棲松隕花,風下竹解籜。
    南箕與北斗,磊磊貫纓絡。

    136 《代書》 宋·黃庭堅

    阿熊去我時,秋暑削甘瓜。
    離別日月除,蓮房倒箭靫。
    得書報平安,肥字如棲鴉。
    汝才躍爐金,自必為鏌鋣。

    137 《送呂夏卿》 宋·歐陽修

    始吾尚幼學弄筆,群兒爭誦公初文。
    嗟我今年已白發,公初相見猶埃塵。
    傳家尚喜有二子,始知靈珠出淮濱。
    去年束書來上國,欲以文字驚眾人。

    138 《吊裴易進士》 宋·梅堯臣

    力學未及仕,口中已含珠。
    賦命固所貪,讀書非所辜。
    斂送有兄弟,哭泣無妻孥。
    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

    139 《依韻吳沖卿秘閣觀逸少墨跡》 宋·梅堯臣

    奇哉王右軍,下筆若神圣。
    長戈與伏弩,無不從號令。
    賢豪雖林立,帖斂孰敢競。
    師徒氣揚揚,龍虎旗正正。

    140 《送制置發運唐子方學士》 宋·梅堯臣

    本以諫諍稱,今以財賦用。
    所為各有能,何必於茲重。
    東南周萬里,海陸竭煮種。
    斂之為公上,豈是與民共。

    * 關于賦斂的詩詞 描寫賦斂的詩詞 帶有賦斂的詩詞 包含賦斂的古詩詞(1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