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賦性的詩詞(244首)
101
《閑居作》 唐·皇甫冉
多病辭官罷,閑居作賦成。
圖書唯藥箓,飲食止藜羹。
學謝淹中術,詩無鄴下名。
不堪趨建禮,詎是厭承明。
102
《酬竇大閑居見寄》 唐·房孺復
來自三湘到五溪,青楓無樹不猿啼。
名慚竹使宦情少,路隔桃源歸思迷。
鵩鳥賦成知性命,鯉魚書至恨暌攜。
煩君強著潘年比,騎省風流詎可齊。
103
《贈薛戴》 唐·李端
曉霧忽為霜,寒蟬還罷響。
行人在長道,日暮多歸想。
射策本何功,名登絳帳中。
遂矜丘室重,不料阮途窮。
104
《送韋處士老舅》 唐·王建
憶昨癡小年,不知有經籍。
常隨童子游,多向外家劇。
偷花入鄰里,弄筆書墻壁。
照水學梳頭,應門未穿幘。
109
《夢游春七十韻》 唐·元稹
昔歲夢游春,夢游何所遇。
夢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
清泠淺漫流,畫舫蘭篙渡。
過盡萬株桃,盤旋竹林路。
110
《詠拙》 唐·白居易
所稟有巧拙,不可改者性。
所賦有厚薄,不可移者命。
我性愚且蠢,我命薄且屯。
問我何以知,所知良有因。
112
《句》 唐·楊牢
蝦蟆欲吃月,保護常教圓。
心明外不察,月向懷中圓。
羅幃若不卷,誰道中無人。
(牢性情急,累居幕府,
113
《村夜二篇》 唐·陸龜蒙
江上冬日短,裴回草堂暝。
鴻當絕塞來,客向孤村病。
綿綿起歸念,咽咽興微詠。
菊徑月方高,橘齋霜已并。
116
《物情》 唐·李咸用
誰分萬類二儀間,稟性高卑各自然。
野鶴不棲蔥蒨樹,流鶯長喜艷陽天。
李斯溷鼠心應動,莊叟泥龜意已堅。
成是敗非如賦命,更教何處認愚賢。
117
《冬日喜逢吳價》 唐·李咸用
垂楊煙薄井梧空,千里游人駐斷蓬。
志意不因多事改,鬢毛難與別時同。
鶯遷猶待銷冰日,鵬起還思動海風。
窮達他年如賦命,且陶真性一杯中。
120
《自喻》 唐·王周
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疏器。
五歲稟慈訓,憤悱讀書志。
七歲辨聲律,勤苦會詩賦。
九歲執公卷,倜儻干名意。
* 關于賦性的詩詞 描寫賦性的詩詞 帶有賦性的詩詞 包含賦性的古詩詞(2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