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賦性的詩詞(244首)

    41 《為人賦橫舟二首》 宋·陳容

    黃頭子,捩柁聽吾語。
    三老駕三翼,疊鼓峭帆看風色。
    一千水,歸黃河,世無客星泛靈槎。

    42 《春日城南聞禽鳥聲喧甚為賦二十二韻》 宋·戴表元

    今日春氣至,新禽各啁嘲。
    豈無好唇舌,入耳何怓怓。
    雊鵒最多端,能以巧自肴。
    黃頭亦翾給,微吭和且調。

    43 《賦落花以宋元憲金谷樓危到地香得香字》 明·劉丞直

    英華本天性,開謝任年光。
    自是春風改,那因夜雨傷。
    低回飄綺席,荏苒度雕墻。
    翠霧當窗合,紅云匝地香。

    44 《分題賦載酒亭送友人之四川》 明·錢宰

    大江發巴蜀,岷峨蔚嶕峣。
    子云性佚蕩,逸氣相扶搖。
    灑翰騁雄辭,凌云何飄飄。
    終焉斂其華,組麗不足驕。

    45 《菜薖為永嘉余唐卿右司賦》 明·徐賁

    遠辭華蓋居,來卜山陰宅。
    乍到俗未諳,久住地旋辟。
    屋廬尚樸純,楹桷謝雕飾。
    高營踞山跗,深甃逗泉脈。

    46 《同昌叔賦雁奴》 宋·王安石

    雁雁無定棲,隨陽以南北。
    嗟哉此為奴,至性能懇惻。
    人將伺其殆,奴輒告之亟。
    舉群寤而飛,機巧無所得。

    47 《七月下旬得疾不能出戶者十有八日病起有賦》 宋·陸游

    秋風吹海氛,氣候頗不令。
    昏昏七十翁,擾擾半月病。
    著書殊未成,即死目不瞑。
    扶持賴藥物,僅得全性命。
    雨添苔暈青,風入桐枝勁。
    深巷無人聲,搘頤發孤詠。

    48 《偶賦》 宋·文天祥

    蒼蒼已如此,梁父共誰吟。
    袖有忠臣傳,床無壯士金。
    收心歸寂滅,隨性過光陰。
    一笑西山晚,門前秋雨深。

    49 《四月戊申賦鹽萬歲山中仰懷外舅謝師厚》 宋·黃庭堅

    只今漢龐公,白發佐州郡。
    窮通視寒暑,仕已誰喜慍。
    長松臥澗底,桴溜多裂璺。
    未須論才難,世人無此韻。

    50 《賦永叔家白鸚鵡雜言》 宋·梅堯臣

    交翠衿,刷羽。
    性安馴,善言語。
    金籠愛,養婦女,是為隴山之鸚鵡。

    51 《偶賦》 宋·劉克莊

    身已深藏畏俗知,客來鄰曲善為辭。
    偶彈冠起成何事,徑拂衣歸自一奇。
    村飲婦常留燭待,山行童亦挾書隨。
    明時性學尤通顯,卻悔從初業小詩。

    52 《聞葛工部寫華嚴經成隨喜賦詩》 宋·陳與義

    如來性海深復深,著書與世湔蓬心。
    畫沙累土皆佛事,況乃一字能千金。
    老郎居塵念不起,法中龍象人師子。
    前身智永心了然,結習未空猶寄此。

    53 《西美司書賦生瑇瑁佳篇仍索鄙句奉和一首》 宋·周必大

    衷甲藩身卻誤身,誰教全體黠斑鱗。
    幸容生致池中物,忍使刳為席上珍。
    剩買魚鹽便爾性,閒隨龜鶴稱吾真。
    卻思御合紋如豆,侍食鈞天二十春。

    54 《賦園中所有十首》 宋·蘇轍

    萱草朝始開,呀然黃鵠觜。
    仰吸日出光,口中爛如綺。
    纖纖吐須鬣,冉冉隨風哆。
    朝陽未上軒,粲粲幽閑女。

    55 《賦園中所有十首》 宋·蘇轍

    蘆生井欄上,蕭騷大如竹。
    移來種堂下,何爾短局促。
    莖青甲未解,枯葉已可束。
    蘆根愛溪水,余潤長鮮綠。
    強移性不遂,灌水惱僮仆。
    晡日下西山,汲者汗盈掬。

    56 《賦園中所有十首》 宋·蘇轍

    牽牛非佳花,走蔓入荒榛。
    開花荒榛上,不見細蔓身。
    誰翦薄素紗,浸之青藍盆。
    水淺浸不盡,下余一寸銀。
    嗟爾危弱草,豈能凌霜晨。
    物性有稟受,安問秋與春。

    57 《賦園中所有十首》 宋·蘇轍

    南園地性惡,雙柏不得長。
    蓬麻春始生,今已滿一丈。
    柏生嗟幾年,失意自棲愴。
    有子壓枝低,已老非少壯。
    尤柏柏已冤,尤地亦恐妄。
    兩既無所尤,高枝幾時放。

    58 《景仁示去歲所賦菊屏菊塔二詩輒以一篇答之》 宋·韓維

    斯民去古遠,日與巧偽遷。
    粲粲黃金花,揉屈同杯棬。
    列屏聳浮圖,光彩生盤筵。
    匪惟悅群兒,愛詠及華顛。
    我欲叱園史,解結除其編。
    萬物有本性,各使歸自然。

    59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60 《歲庚午予過來鳳驛觀壁間碑刻火池事嘗賦詩今》 宋·李流謙

    東西燕鴻長差池,二十五年車載脂。
    觀河性在故應爾,化鶴人歸空自疑。
    年來於道覺差近,此心頗已忘欣慍。
    吾兒亦復能此詩,鑷白老人休更問。

    * 關于賦性的詩詞 描寫賦性的詩詞 帶有賦性的詩詞 包含賦性的古詩詞(2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