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賦歸的詩詞(146首)

    81 《游山歸偶賦》 宋·陸游

    此生本寄一浮漚,歸臥茅茨又四秋。
    習氣未除惟痛飲,幻軀偶健且閑游。
    買蓑山縣云藏市,橫笛江城月滿樓。
    與世沈浮最安樂,莫思將相快恩讎。

    82 《中夜起出門月露浩然歸坐燈下有賦》 宋·陸游

    月白萬瓦霜,露重四山雨。
    開門忽驚嘆,秋色已如許!去蜀如昨日,坐閱四寒暑。
    無才屏朝跡,有罪宜野處。
    平生萬里心,收歛臥環堵。
    朱顏逝不留,白發生幾縷?人言尺蠖屈,要有黃鵠舉。
    功名非老事,歲晚忍羈旅。

    83 《王秀才贄賦乞詩為別歸毗陵》 宋·宋祁

    矩步敝長裾,清漳訪病夫。
    得交欣鳳舉,賞賦怯霓呼。
    道勝稽論秀,人遐亟去都。
    一篷江上雨,歸思滿菰蘆。

    84 《秋末圭竇齋前菊盛開賦得絕句時秬出未歸》 宋·張耒

    幽齋誰與破窮愁,蜀錦當軒爛不收。
    白帝屬車千萬乘,玉輪金轂照清秋。

    85 《十四弟歸洪州賦莫如兄弟四章贈行》 宋·黃庭堅

    惱人自作樂,休休莫莫莫。
    相看將白頭,止有不如昨。

    86 《十四弟歸洪州賦莫如兄弟四章贈行》 宋·黃庭堅

    北來哺慈烏,南歸護爾雛。
    昨夜云飛雁,相隨我不如。

    87 《十四弟歸洪州賦莫如兄弟四章贈行》 宋·黃庭堅

    志欲收九族,別離乃同生。
    誰能成此意,惟有孔方兄。

    88 《十四弟歸洪州賦莫如兄弟四章贈行》 宋·黃庭堅

    大父無恙時,刻意教子弟。
    歸掃松楸下,灑我萬里涕。

    89 《二月三十日與同舍宴李氏園晚歸馬上賦詩》 宋·司馬光

    門前蹀躞金羈滿,坐上連翩玉斝飛。
    數盡游絲留客醉,一行垂柳送人歸。
    同邀勝友時難得,重到名園花已稀。
    莫惜芳辰剩行樂,無端風雨橫相違。

    90 《雜言賦得風送崔秀才歸白田限三五七七言》 唐·權德輿

    響深澗,思啼猿。
    暗入蘋洲暖,輕隨柳陌暄。
    澹蕩乍飄云影,芳菲遍滿花源。
    寂寞春江別君處,和煙帶雨送征軒。

    91 《阮郎歸 為李長源賦》 元·元好問

    帝城西下望西山。
    城居歲又殘。
    萬家風雪一家寒。
    青燈語夜闌。
    人*甕,鬼門關。
    無窮人往還。
    求官莫要近長安。
    長安行路難。

    92 《點絳唇·賦雪歸來》 宋·無名氏

    賦雪歸來,綠窗一夜霜風緊。
    也知春信。
    消息南枝近。
    隱映斜陽,玉暖香成陣。
    西湖景。
    繁英有恨。
    只□□□□。

    93 《奉和持國曼叔方叔送師直歸馬上同賦之什》 宋·梅堯臣

    郊外桃李花,赤赤復白白。
    為君歌古曲,行子在南陌。
    眾人各已歸,春風送無跡。
    安知春風送,到處花當客。
    我病出獨難,并請春風讁。
    此情無遠近,千里不能隔。

    94 《尹子漸歸華產茯苓若人形者賦以贈行》 宋·梅堯臣

    因歸話茯苓,久著桐君籍。
    成形得人物,具體存標格。
    神岳畜粹和,寒松化膏液。
    外凝石棱紫,內蘊瓊腴白。

    95 《游園晚歸馬上希深命賦》 宋·梅堯臣

    興盡夕陽天,言歸躍杏韉。
    新陰六街樹,遠目萬家煙。
    歌咽樓千尺,吟余月一弦。
    花間有游妓,醉去墮金鈿。

    96 《路歸馬上再賦》 宋·陳與義

    偶然思玉仙,便到玉仙游。
    興盡未及郭,玉仙失回頭。
    成毀俱一念,今昔浪百憂。
    未知橫笛子,亦解此意不。
    春風所經過,水色如潑油。
    垂鞭見落日,世事劇悠悠。

    97 《李仁甫賦詩送其子塾下第歸次韻為贈》 宋·周必大

    余力猶能誦稗官,奧篇隱帙復何難。
    求賢正市千金駿,當賦終征百羽摶。
    喚渡吳江秋水漲,解鞍蜀道雪山寒。
    歸來趁賀郎罷相,東閣重尋一笑歡。

    98 《趙正則司戶沿檄而歸玉蕊已過追賦車字韻詩奉》 宋·周必大

    春深游客競繁華,寶馬香輪帶曲車。
    不為來看招隱樹,有誰肯顧野人家。
    飛飛粉蝶須相映,皎皎銀蟾色共夸。
    今得審言詩勝畫,傳神何必趙昌花。

    99 《予謫居荊南賦詩百余篇書為兩軸丙戍夏泛舟歸》 宋·吳則禮

    三年放逐臣,今復得歸去。
    夢已到南徐,船回正鳴櫓。

    100 《光弼侄得邑西歸賦詩勉之并示光義二首》 宋·張栻

    共惟二百載,詩禮一門中。
    冷落吾憂甚,扶持爾輩同。
    傳心地異轍,隨用不言功。
    外慕知何極,惟應念祖風。

    * 關于賦歸的詩詞 描寫賦歸的詩詞 帶有賦歸的詩詞 包含賦歸的古詩詞(1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