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賦不工的詩詞(210首)

    61 《范寬寒江待渡圖引為梁光祿仲齊賦》 明·劉溥

    梁公騎馬到我門,手持一幅范寬畫。
    入門大笑挽我臂,請向中堂壁間掛。
    絹闊四尺高丈余,一片雪意寒模糊。
    蓋因此畫歷歲久,坡腳破缺裁欲無。

    62 《賦得貞松壽姑蘇張繼孟八十》 明·劉溥

    徂徠之松何蜿蜒,根盤厚地枝摩天。
    氣橫東南動光彩,泰山風雪衡山煙。
    長風吹天天宇開,颯颯海濤天上來。
    世間草木總卑小,如就彭祖觀嬰孩。

    63 《連理木為何坰賦》 明·徐賁

    松陽之山如游龍,粵羅浮原獨巃嵸。
    有墳峨峨樹且封,誰其葬者楚國公。
    楚公系同正獻宗,煌煌炎宋祠業鴻。
    若子洎孫俱登庸,德澤綿衍何其隆。

    64 《次韻孫莘老見贈時莘老移廬州因以別之》 宋·蘇軾

    爐錘一手賦形殊,造物無心敢忘渠。
    我本疏頑固當爾,子猶淪落況其余。
    龔黃側畔難言政,羅趙前頭且眩書。
    (莘老見稱政事與書,而莘老書至不工。
    )惟有陽關一杯酒,殷勤重唱贈離居。

    65 《睡起行至門外有賦》 宋·陸游

    窗黑停書課,屏深養病眸。
    雨聲工破睡,酒力不禁愁。
    兀兀披衣起,昏昏曳杖游。
    柴荊晚未閉,隔水數歸牛。

    66 《清平樂 己亥春,濟原先觀賦杏花》 元·元好問

    小橋流水。
    一逕修篁里。
    走馬章臺人未老。
    只愛明窗凈幾。
    杏花白白紅紅。
    花時日日狂風。
    不是碧壺香供,真成惱破春工。

    67 《太廟致齋答韓舍人簡》 宋·梅堯臣

    齋舍隔墻東,蕭蕭槐樹風。
    聲顏雖不接,翰墨遽能通。
    未說涼堪飲,唯愁賦少工。
    此焉知素拙,試與問楊雄。

    68 《用強甫蒙仲韻十首》 宋·劉克莊

    玉堂豈必勝茅齋,誤得虛名與謗偕。
    法吏淬磨真出角,先生度量莫窺涯。
    謗書堪丑毋庸辨,悶賦雖工未易排。
    已設葛幮安菊枕,投床不覺到無懷。

    69 《歲華》 宋·陳與義

    歲華日已凋,飛葉鳴古瓦。
    白頭倚危檻,高旻覆平野。
    遙瞻疏柳林,下有清溪瀉。
    三春既繁麗,九秋亦瀟灑。
    平生萬事過,所欠茅一把。
    山川郁日夕,有抱無與寫。
    賦詩老不工,開篇詠風雅。

    70 《和趙大監雪》 宋·張舜民

    臘雪稱為瑞,初春又不同。
    月藏燈市底,云泛彩山中。
    灑面猶堪數,連宵勢莫窮。
    催花縈小檻,引絮舞低空。

    71 《倅教授判官皆為東湖有賦次韻》 宋·程公許

    逶迤三徑帶重肖,心眼經營念厥初。
    問俗只須無事治,僝工適際有年書。
    雪融趁急栽花柳,春到隨宜辦果蔬。
    最喜城隅便來往,不嫌左走費臺輿。

    72 《奉詔賦后苑諸殿牡丹》 宋·宋庠

    靈囿先春啟,聯跗應候開。
    根隨一元毓,瑞協兩宮來。
    吐艷迎丹旭,揚芬散薄埃。
    斂煙交鈿合,側露并霞杯。
    耀彩珠翻樹,薰空蕙供煤。
    化工殫巧意,不為翦刀催。

    73 《酴醾牡丹同賦》 宋·項安世

    小園疏雨挾東風,敗萼殘英一夜空。
    世上已無桃與李,個中方是白和紅。
    彩霞承露嬌如滴,玉雪生香暖不融。
    可使低徊萬花里,剪裁多少費春工。

    74 《賦韋軒》 宋·劉黻

    人性之偏懼不知,西門為此佩柔皮。
    報巫依舊傷于仇,涵養工夫熟者誰。

    75 《旅寓岑寂中園丁送花四品因賦五絕》 宋·楊公遠

    西蜀名花別樣芳,玉環睡起試新妝。
    化工還有無情處,只與胭脂不與香。

    76 《賦梅三篇》 宋·曾豐

    萬物叢中要獨行,榮枯不愛與時爭。
    翛翛水性云情重,栩栩仙風道骨輕。
    飯顆一時工部瘦,首陽千古伯夷清。
    未言鼎鼐功猶在,雖竟無功也有名。

    77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78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楚辭

    79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80 《召公諫厲王弭謗》 先秦·佚名

    厲王虐,國人謗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以告,則殺之。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高中文言文

    * 關于賦不工的詩詞 描寫賦不工的詩詞 帶有賦不工的詩詞 包含賦不工的古詩詞(2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