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貴仕的詩詞(138首)

    21 《謝富丞相招出仕二首》 宋·邵雍

    欲遂終焉老閑計,未知天意果如何。
    幾重軒冕酬身貴,得似云山到眼多。
    好景未嘗無興詠,壯心都已入消磨。
    鵷鴻自有江湖樂,安用區區設網羅。

    22 《送青州簽判俞退翁致仕還湖州》 宋·蘇轍

    不作清時言事官,海邦那復久盤桓。
    早依蓮社塵緣少,新就草堂歸計安。
    富貴暫時朝露過,江山故國水精寒。
    宦游従此知多事,收取《楞伽》靜處看。

    23 《寄贈華山致仕韓見素》 宋·魏野

    盡垂華發戀金門,獨乞懸車未五旬。
    清世一般為隱逸,碧霄兩處應星辰。
    繡衣脫下寧妨貴,錦帳眠來不稱貧。
    瀟灑易添新道氣,光陰難改舊風神。

    24 《挽貴平大夫》 宋·吳泳

    介介汝溪叟,青衫三址年。
    澹如彭澤柳,簾過石門泉。
    漫仕曾我意,遺文竟有傳。
    浮山讀書處,定跨玉蜍仙。

    25 《澤民因誦樂天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 宋·吳芾

    老去疏慵厭仕途,歸來林下學真如。
    不思身外千般事,只占人間一味愚。
    但得清尊長對客,縱添白發亦從渠。
    世間達宦多憂畏,胸次還能似我無。

    26 《送廬陵郭僉判致仕歸》 宋·姚勉

    世俗風波甚,誰能退急流。
    淵明存菊日,張翰憶鱸秋。
    高躅今云遠,清風孰與侔。
    明公回末習,逸韻踵前修。

    27 《挽陳將仕》 宋·杜范

    事到蓋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為公。
    試看傾郭盈襟淚,盡是忘餐振廩功。
    榮貴但知崇己欲,文章未必濟民窮。
    如君厚積人誰忌,惟恐君家積未豐。

    28 《挽朝請大夫致仕李公詞》 宋·郭印

    圣賢志於道,朝聞而夕死。
    回視名宦場,唾去如泥滓。
    高風既寂寥,士俗皆靡靡。
    倒行日云暮,漏盡不知止。

    29 《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辭二首》 宋·蘇頌

    衣冠元禮舊龍門,旄鉞西平奕代勛。
    官是唐家貴公子,名高漢室故將軍。
    四朝人地推時望,千載丘園脫世紛。
    國器幡然臨摯殞,齎咨遺事謾傳聞。

    30 《帝京篇》 唐·駱賓王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
    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

    懷才不遇

    31 《江畔老人愁》 唐·崔顥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邊一老翁,鬢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陳,垂朱拖紫三十人。

    贈別友情寫人

    32 《江畔老人愁》 唐·崔顥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邊一老翁,鬢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陳,垂朱拖紫三十人。

    邊塞送別

    33 《蒙山作》 唐·蕭穎士

    東蒙鎮海沂,合沓馀百里。
    清秋凈氛靄,崖崿隱天起。
    于役勞往還,息徒暫攀躋。
    將窮絕跡處,偶得冥心理。

    34 《大梁亭會李四棲梧作》 唐·韋應物

    梁王昔愛才,千古化不泯。
    至今蓬池上,遠集八方賓。
    車馬平明合,城郭滿埃塵。
    逢君一相許,豈要平生親。

    35 《秦人謠》 唐·古之奇

    微生祖龍代,卻思堯舜道。
    何人仕帝庭,拔殺指佞草。
    奸臣弄民柄,天子恣衷抱。
    上下一相蒙,馬鹿遂顛倒。
    中國既板蕩,骨肉安可保。
    人生貴年壽,吾恨死不早。

    36 《和樂天初授戶曹喜而言志》 唐·元稹

    王爵無細大,得請即為恩。
    君求戶曹掾,貴以祿奉親。
    聞君得所請,感我欲沾巾。
    今人重軒冕,所重華與紛。

    37 《高仆射》 唐·白居易

    富貴人所愛,圣人去其泰。
    所以致仕年,著在禮經內。
    玄元亦有訓,知止則不殆。
    二疏獨能行,遺跡東門外。

    38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 唐·白居易

    昔君夢游春,夢游仙山曲。
    怳若有所遇,似愜平生欲。
    因尋菖蒲水,漸入桃花谷。
    到一紅樓家,愛之看不足。

    39 《把酒》 唐·白居易

    把酒仰問天,古今誰不死。
    所貴未死間,少憂多歡喜。
    窮通諒在天,憂喜即由己。
    是故達道人,去彼而取此。

    40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唐·杜牧

    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長。
    頭圓筋骨緊,兩眼明且光。
    去年學官人,竹馬繞四廊。
    指揮群兒輩,意氣何堅剛。

    * 關于貴仕的詩詞 描寫貴仕的詩詞 帶有貴仕的詩詞 包含貴仕的古詩詞(1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