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賤名的詩詞(427首)

    261 《答衍師見贈》 明·高啟

    衍師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軒然出人群,快若擊霜鷂。
    早嘗垂長紳,挾冊誦周邵。
    欲陳興壞端,往應乞言詔。

    262 《贈楊滎陽》 明·高啟

    嘉陵美山水,亦復富文彥。
    楊君產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藝林選。
    客屈稷下談,王邀鄴中宴。

    263 《感舊酬宋軍咨見寄》 明·高啟

    我酒且緩傾,聽君放歌行。
    君歌意何苦,慷慨陳平生。
    少為斗雞兒,鮮裘奪春明。
    走馬出飛彈,撇捩夸身輕。

    264 《郊墅雜賦(十六首)》 明·高啟

    春泥桑下路,孤策自扶行。
    身賤知農事,心閑見物情。
    魚鳴風欲起,牛飯月初生。
    漸喜無人識,何煩易姓名。
    ¤

    265 《效樂天》 明·高啟

    誰言我久賤,明時已叨祿。
    誰言我苦貧,空倉尚余粟。
    辭闕是引退,還鄉豈遷逐。
    舊宅一架書,荒園數叢菊。

    266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267 《送淳于中舍懸車侍養》 宋·王禹偁

    懸車東去謝明朝,擺脫簪纓似一毛。
    望苑官清諧侍養,督郵名賤恥徒勞。
    青宮位在他年起,彩服身歸此日高。
    我媿無親尸厚祿,與君書命淚沾袍。

    268 《長洲遣興》 宋·王禹偁

    七十浮生已半生,徒勞何日見功名。
    折腰米賤堪羞死,負郭田荒好力耕。
    庭鶴慣侵孤坐影,鄰雞應信夜吟聲。
    年來更待賢良詔,咫尺松江未濯纓。

    269 《寄獻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 宋·王禹偁

    鉅賢如木鐸,一振聲蓋代。
    丈人文曲星,譴謫落下界。
    辭源發昆侖,意盡若到海。
    昔在神德朝,少秀負文彩。

    270 《金吾》 宋·王禹偁

    金吾河朔人,事郡在賤列。
    攀附周世宗,龍飛起魚鱉。
    委質向圣朝,積功取旄鉞。
    所在肆貪殘,乘時恃勛伐。

    271 《五和》 宋·劉克莊

    少時弓旌頻招呼,北走淮水東陪都。
    行衡周覽楚峰秀,游桂頗笑秦城愚。
    簪山帶水雖絕境,羊腸魚腹真畏涂。
    南轅亦涉尉佗境,烏睹所謂陽燧珠。

    272 《進經筵講禮記徹章詩》 宋·劉克莊

    惟王建邦國,以禮定乾坤。
    大分嚴堂陛,彌文及冠昏。
    徐行非曰遜,亟拜不為煩。
    臣豈容私量,人誰越短垣。

    273 《羊毫筆》 宋·劉克莊

    拔到髯生族,多因兔穎稀。
    只宜茅舍用,難向玉堂揮。
    弄翰虛名似,吹毛本質非。
    兒曹貪價賤,鴉蚓掃如飛。

    274 《次韻吳帥卿宴高年二首》 宋·劉克莊

    古尊德齒賤功名,叔季徒知外物榮。
    直把輿臺煩絳老,絕無幾杖賜樊英。
    旄期宜序于鄉飲,詩興尤濃似宦情。
    聞說淹中方起蕝,詔書行致魯諸生。

    275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276 《答李公安》 宋·王令

    自古名士紛如毛,多見博帶裳衣褒。
    如其可學不可逮,三滿夫子皆儒豪。
    其文淵源尤可愛,江海駕蕩相吞滔。
    方吾少時未識愧,引領日望聲齊高。

    277 《東園贈周翊》 宋·王令

    嘗聞東園游觀嘉,晚趁時節亦自到。
    東風不知來者多,一日芳蹊踏無草。
    山櫻著子寒尚遲,江梅殞蘤香可吊。
    扶疏枝葉未成蔭,偶來正值斜陽照。

    278 《日蝕》 宋·王令

    錢塘山人大署壁,曰十月朔日且蝕。
    坐者跳起行者留,愚聞之驚智為惑。
    我時過市偶自停,眩兩目視鬧耳聽。
    自嗟身賤不有位,安得置此誅四刑。

    279 《上杭帥呂舍人》 宋·王令

    玉海澄中粹,金山拔外佳。
    無前誰與敵,獨進不容偕。
    列象明星璧,遺思結館娃。
    一麾迎日下,四海望霖乖。

    280 《謝李常伯》 宋·王令

    人從東南來,忽得連紙詩。
    行義不赫曄,名聲無萎蕤。
    雖嘗誤見辱,旋則拜席歸。
    別久謂已忘,不圖猶記之。

    * 關于賤名的詩詞 描寫賤名的詩詞 帶有賤名的詩詞 包含賤名的古詩詞(4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