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貧兒的詩詞(626首)
601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603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句里明宗則易,宗中辨的則難。
也須是到個時節,始得色轉不見身,功亡不知位。
絕憐大匠一斲泥,不犯祖師三尺鼻。
兒孫去后阿誰共守清貧,臣庶退時獨自難稱尊貴。
604
《送智首座還鄉》 宋·釋正覺
顛毛垂雪墮清貧,臥久風林夢轉身。
一境妙明還就父,六門虛應卻來人。
涼秋月兔流魂瑩,湛水云龍蛻骨陳。
家法兒孫須力振,此行未可腐賓賓。
605
《到家》 宋·宋伯仁
塵壓征裘滿,今朝喜到家。
牽衣兒欲淚,滿地菊初花。
瓦甑添蒸芋,銅鐺旋煮茶。
安貧儒者事,何必戀天涯。
606
《重答》 宋·孫應時
萬古同山川,八方異風俗。
男兒事弧矢,心目快一矚,結交必名勝,曠懷無狹促。
昂昂千丈松,朗朗百間屋。
607
《贈穎師》 宋·王洋
昔有二大士,比變相差池。
一隱盧老堂,一作貧舍兒。
任緣本無意,音韻偶追隨。
高唱既絕詣,豹隱那得窺。
608
《寄何宣仲》 宋·王洋
同年進士同壇僧,暫聯戢戢如浮萍。
一從仕版祗事役,往往牢落如膽星。
假能作意篤恩好,言語不過時芳馨。
死一貴賤兩乖角,黃鐘可扣非柔莛。
609
《次韻周秀實見寄長篇》 宋·王洋
當年識君恨不早,麗句清高人縹緲。
有如商律變初秋,慢綠夭紅俱一掃。
自親蘭杜襲馀芳,歸爇寒爐陋昏棗。
乃知形骨縱龍鐘,勝處精神不衰老。
610
《答裴寄卿書因寄長篇》 宋·王洋
裴郎短身衣弊服,衣長過身幾半幅。
高裙大袖領占肩,要是精神大於腹。
古書古字談古人,洗盆滌盎供慈親。
慈親居貧不道苦,裴郎醉中頻起舞。
613
《歲暮書懷》 宋·薛嵎
園林春雙近,老態更無懽。
添歲兒童喜,照貧燈火寒。
直心嗟道喪,多事識才難。
已種梅千樹,從今爛漫看。
614
《夜坐課子侄》 宋·薛嵎
微風弄孤燭,蛬響泣將晨。
欲辦男兒事,當為志氣人。
簞瓢非外樂,韋布只身貧。
慎勿忘科第,務求榮爾親。
615
《下第》 宋·薛嵎
寸晷場中較尺尋,榮親無路淚盈襟。
一貧誰過簞瓢巷,百口難寬兒女心。
昨夢重圓知誤喜,平生失計為工吟。
近來文體尤趨薄,古道何由可語今。
616
《新年換桃符》 宋·薛嵎
桃符頻換句難新,休對春風訴舊貧。
近日兒童談道學,幾時徵詔及閑人。
山田收薄官輸在,樹雪吹殘曙色真。
慨昔巢由老巖穴,終身擊壤作堯民。
617
《病中感興》 宋·薛嵎
風霜歲又除,藜杖步徐徐。
兒輩憂無藥,床頭喜有書。
背因曝日暖,交為訴貧疎。
天定由人事,不如深閉廬。
618
《寄范正甫》 宋·楊時
羈窮莫厭如牢圈,從古功名出屠販。
男兒不負懸弧心,馬革裹尸猶足愿。
君不見淮陰寄食饑貧叟,胯下英風亦何有。
逢時吐氣雷電奔,金印累累大如斗。
619
《得家書》 宋·于石
久客秋又晚,思家夢屢驚。
空階聞葉落,隔樹見燈明。
親老貧常健,兒癡學未成。
凄涼今夜月,照我故鄉情。
620
《自述》 宋·于石
大兒不學小兒癡,四十頭顱已可知。
道勝自然貧亦樂,氣充不與貌俱衰。
三杯徐邈圣賢酒,一卷淵明甲子詩。
滿眼世情從厚薄,此心當與古人期。
* 關于貧兒的詩詞 描寫貧兒的詩詞 帶有貧兒的詩詞 包含貧兒的古詩詞(6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