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賢的詩詞(831首)

    321 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雋不疑》 宋·林同

    不疑固嚴吏,如不順親何。
    圖得母喜笑,平反敢不多。

    322 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君陳》 宋·林同

    為爾有令德,存心孝且恭。
    推之施有政,往矣尹茲東。

    323 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林放》 宋·林同

    故寧戚以儉,罔或易而奢。
    致得千載下,人稱問禮家。

    324 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路隋》 宋·林同

    兒貌酷類父,母知兒不知。
    可堪引鏡照,正復益兒悲。

    325 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穆寧》 宋·林同

    儻非親所樂,至枉道而行。
    雖以三牲養,難辭不孝名。

    326 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歐陽通》 宋·林同

    夜直藉藁寢,入朝徒跣行。
    雖知迫明詔,可惜欠陳情。

    327 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齊孝公》 宋·林同

    豈其伐與國,獨不念先君。
    想得還師去,難堪此語開。

    328 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疏受》 宋·林同

    豈如吾父子,歸老故鄉笛。
    一聽知足誨,欣然從大人。

    329 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四牡使臣》 宋·林同

    懷歸將父母,四牡苦騑騑。
    是我心中事,君從何處知。

    330 《悼詩》 宋·劉彝

    良疇十頃接晴煙,曾假過侯救旱年。
    俸麥一車開德濟,流民千里荷生全。
    人嗟逝水今亡已,俗感遺風尚泣然。
    獨對老僧談舊事,斜陽春色漫盈川。

    331 《題吳氏四堂》 宋·羅鑒

    河汾續經罷,洙泗還清風。
    深衣在帶垂,身退道則豐。
    一編通言在,萬古無盲聾。
    遺像今偉然,吾敬環溪公。

    332 《題吳氏四堂》 宋·羅鑒

    經濟學有用,寧與佔畢同。
    集英晨唱第,夕對蓬萊宮。
    儒林急淵源,不遣朔庭空。
    遺像今偉然,吾敬國子公。

    333 《題吳氏四堂》 宋·羅鑒

    中光洪韓呂,文章之鉅工。
    密年偏參請,一鏃直箭鋒。
    錦帳與畫戟,稽古似不蒙。
    遺像今偉然,吾敬吏部公。

    334 《題吳氏四堂》 宋·羅鑒

    敬齋一則話,傳自南軒翁。
    于湖金玉之,諸老歸下風。
    不使掌帝制,嗟哉吾道窮。
    遺像今偉然,吾敬司封公。

    335 《招里》 宋·錢可則

    學行文章徹九重,故旌閭里振頹風。
    傍人莫作尋常看,幾百年中有此翁。

    336 《代書寄集李昌武學士》 宋·錢熙

    大庾山橫贛水濱,南飛一雁久離群。
    蓮花幕里誰知我,竹葉樽前獨憶君。

    337 《義方堂瞻先遺像》 宋·丘葵

    龍龜不再出,誰能探真精。
    圖書天所付,手授之二程。
    欲知千載意,窗外草青青。

    338 《義方堂瞻先遺像》 宋·丘葵

    三十六宮中,手探足還躡。
    一元十二會,理亂在自睫。
    我欲從先生,□□□□□

    339 《義方堂瞻先遺像》 宋·丘葵

    性命同一原,誰能發其奧。
    茫茫太虛中,指出天與道。
    精思與力踐,千古為獨到。

    340 《義方堂瞻先遺像》 宋·丘葵

    石井初筮時,已將教為政。
    真成叔梁紇,有子為孔圣。
    至今鰲山下,過者莫不敬。

    * 關于賢的詩詞 描寫賢的詩詞 帶有賢的詩詞 包含賢的古詩詞(83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