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甚賢通守,吾家叔父尊。暫淹紆舊綬,久合擁朱轓。楚甸重分刺,邊城已息屯。前驅須少佇,天子有恩言。
遼東羽客富仙材,仙殿飛觴接上臺。便道歸寧白蘋渚,經時賜對柏梁臺。里中驅弩先行路,膝下斑衣慶壽杯。明詔許令過別墅,不憂郡閣簡書催。
清曉陳經秘殿中,關睢首化屬周公。人穿豹尾班初上,日轉螭頭講未終。述作雖尋前圣遠,討論猶待后賢通。漢庭無更矜他說,自有匡衡發帝聰。
軒掖殊清秘,才華固在斯。興因膏澤灑,情與惠風吹。所美應人譽,何私亦我儀。同聲感喬木,比翼謝長離。
王氏貴先宗,衡門棲道風。傳心晤有物,秉化游無窮。學奧九流異,機玄三語同。書乃墨場絕,文稱詞伯雄。
歷史故事寓理
才美臨淄北,名高淮海東。羽儀三省遍,漁獵五車通。玉殿孤新榜,珠英落舊叢。徒懸一寶劍,何處訪徐公。
初中文言文憂國憂民故事
侍帝金華講,千齡道固稀。位將賢士設,書共學徒歸。首命深燕隗,通經淺漢韋。列筵榮賜食,送客愧儒衣。賀燕窺檐下,遷鶯入殿飛。欲知朝野慶,文教日光輝。
弱齡好經籍,披卷即怡然。覃精四十載,馳騁數千言。孔壁采遺篆,周韋考絕編。袁公論劍術,孫子敘兵篇。
圣主萬年興,賢臣數載升。古靈傳岳秀,宏量稟川澄。畿甸舉長策,風霜秉直繩。出車遙俗震,登閣滿朝稱。
復道通長樂,青門臨上路。遙聞鳳吹喧,闇識龍輿度。褰旒明四目,伏檻紆三顧。小苑接侯家,飛甍映宮樹。
愧為湖外客,看此戎馬亂。中夜混黎氓,脫身亦奔竄。平生方寸心,反掌帳下難。嗚呼殺賢良,不叱白刃散。
冬天寫雪寫風借景抒情女子思念
王國稱多士,賢良復幾人。異才應間出,爽氣必殊倫。始見張京兆,宜居漢近臣。驊騮開道路,雕鶚離風塵。
歸隱飲酒生活
文星垂太虛,辭伯綜群書。彩筆下鴛掖,褒衣來石渠。典墳探奧旨,造化睹權輿。述圣魯宣父,通經漢仲舒。
綸閣九華前,森沈彩仗連。洞門開旭日,清禁肅秋天。霜滿朝容備,鐘馀漏唱傳。搖珰陪羽扇,端弁入爐煙。
藹藹鳳凰宮,蘭臺玉署通。夜霜凝樹羽,朝日照相風。官附三臺貴,儒開百氏宗。司言陳禹命,侍講發堯聰。
翔鸞闕下謝恩初,通籍由來在石渠。暫入南宮判祥瑞,還歸內殿閱圖書。故人猶在三江外,同病凡經二紀馀。今日薦君嗟久滯,不惟文體似相如。
寫景山水田園抒情
仙院文房隔舊宮,當時盛事盡成空。墨池半在頹垣下,書帶猶生蔓草中。巡內因經九重苑,裁詩又繼二南風。為兄手寫殷勤句,遍歷三臺各一通。
天祿閣門開,甘泉侍從回。圖書皆帝籍,寮友盡仙才。騎省通中掖,龍樓隔上臺。猶憐病宮相,詩寄洛陽來。
十年一相見,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長間之。我銜鳳闕恩,按獄橋山陲。君在龍驤府,掌奏羽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