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賢路的詩詞(993首)
21
《上杜相三首》 宋·曾鞏
天扶昌代得忠良,坐以材謀鎮廟堂。
萬里聲名開學校,四方根本勸農桑。
從容賢路通江海,慷慨公心貫雪霜。
謙讓黑轅歸太早,空令終古愛余芳。
22
《讀朝報》 宋·鄭獬
天子曉坐朝明光,丞相叩頭三拜章。
乞還相印避賢路,愿為天子專城隍。
上恩深厚未聞可,丞相退讓聞四方。
濃書大紙批圣語,鳴騶卻入中書堂。
23
《再次韻》 宋·陳造
載羽其觴,客遄于行。
歸從我私,茲焉用情。
一奇搴秀,萬金論士。
生世已后,識古君子。
24
《蘇江陰挽詞》 宋·樓鑰
萬卷蟠胸次,千篇秀筆端。
朝行期奮迅,賢路竟艱難。
雖號循良守,欠為文字官。
遺編幸無恙,留與后人看。
25
《次韻東坡武昌西山詩》 宋·樓鑰
黨論一興誰可回,賢路荊棘爭先栽。
竄流多能擅筆墨,囚拘或可為鹽梅。
雪堂先生萬人敵,議論磊落心崔嵬。
向來羅織脫一死,至今詩話存烏臺。
26
《書葛氏詩卷》 宋·樓鑰
未年六十蚤休官,海角投閑盡自安。
一紀時容奉香火,七旬遂許掛衣冠。
重來深愧妨賢路,此去終期保歲寒。
三上封章歸未得,葛家詩卷卻羞看。
27
《元日即事四首》 宋·程公許
鳳銜丹詔紀初元,余恨難忘杞國天。
賢路當三接接書,宅家可卜中興年。
出車示可忘多難,覃耜尤須祝大田。
千古逃吳稱至德,有周篤慶更綿延。
28
《柏梁體簡龔少益》 宋·王邁
青山四面畫圖張,溪流月下鳴湯湯。
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結茅作書堂。
誦聲灑灑流琳瑯,使我一聽樂洋洋。
應問誰為師匠良,風流相種如龔郎。
30
《恩忝西掖垣》 宋·宋庠
賢路塵消篋謗殘,蕭蕭衰鬢得生還。
久叨鴟尾三重閣,卻趁蛾眉五日班。
傷翼再來仍繞樹,行云何處不思山。
坐揮拙筆無文甚,正被中郎笑拙艱。
31
《入謁馬上作》 宋·宋庠
殘月冬鼓喧,中衢幰輪鶩。
九關忽洞闢,萬蓋沈云布。
燭亂建章星,麈迷華陰霧。
車幅避鳴騶,鑾音聽朝御。
32
《纏頭曲》 宋·趙汝鐩
阿蠻妙舞翠袖長,臂鞲珠絡帶寶裝。
春風按試清元殿,粉白黛綠立兩傍。
三郎老手打羯鼓,太真纖指彈龍香。
箜篌野狐拍懷智,觱篥龜年笛寧王。
33
《答張鬷嘏》 宋·李覯
幾年江外恣荒唐,偶脫荷衣覘國光。
自是狂言無可擇,敢嗟賢路有相妨。
謾將文史為生業,已約漁樵共醉鄉。
多謝故人貽絕唱,爰居寧解聽鏗鏘。
37
《行路難》 唐·王昌齡
雙絲作綆系銀瓶,百尺寒泉轆轤上。
懸絲一絕不可望,似妾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氣好遷捐,只重狂花不重賢。
38
《行路難》 唐·孟云卿
君不見高山萬仞連蒼旻,天長地久成埃塵。
君不見長松百尺多勁節,狂風暴雨終摧折。
古今何世無圣賢,吾愛伯陽真乃天。
金堂玉闕朝群仙,
* 關于賢路的詩詞 描寫賢路的詩詞 帶有賢路的詩詞 包含賢路的古詩詞(9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