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家著忠孝,朕子賴師模。蓬在麻中直,多應不待扶。
一家感兒孝,不俗使親驚。盡作屏氣語,咸為納屢行。
母家令足食,父族使安生。睦黨可謂孝,能之惟晏嬰。
家人勸我睡,共說不眠難。官既未得差,眠時自不安。
播殖為親養,家貧至假田。焉知后學者,盡喚作儒先。
十月寒猶未,幽人樂自便。看山行覓句,掃石坐談玄。一徑藤蘿月,數家桑柘煙。舊時釣魚處,枯木倒寒泉。
白云二十七,倒跨楊岐驢。相當子歲年,力挽千乘車。佛法全盛日,南方即吾廬。后來鑿空輩,一一人為徒。
東坡粟已黃,西疇稻堪獲。農家慶豐年,茅茨舉杯酌。復喜官家用賢相,奮發天威去元惡。詔收寬徭榜村路,悍吏不來雞犬樂。
儂家活計本天然,剎剎塵塵見普賢。犀角一星蟾影透,神珠九曲蟻絲穿。覺非漸次亡棱縫,幻自消鎔得混圓。妙應通身無向背,古菱花不染媸妍。
天涯人未歸,飄然江海上。客心蓬任風,歸路萍隨浪。青云少知己,白日多罹謗。著書見窮愁,倚門知骯臟。
曾覽三賢述,吟哦日幾遭。文章追李杜,贈答擬劉曹。二相逢辰早,中山擅價高。才華固相若,光焰實難韜。
錦心繡口絕鉛華,白氈銅瓶古梵家。宴坐無人問消息,有時敲板喚玄沙。
暖風吹律百花新,何處芳菲不動人。到底雄丹有家法,風流不是一般春。
千古茫茫不可攀,仲尼日月照儒關。生前冷灶七日火,身后遺基十萬間。寧許富兒通市籍,只求賢士共歡顏。那知等級輸邦計,變許顏原見一班。
因緣還是范灣邊,乾巽峰高四應全。千古青山逢具眼,數莖秋鬢近衰年。倒騎黃犢循來路,貪看行龍下遠田。慚愧鄰翁為指說,傳聞此地產英賢。
敢慕昔賢居曠達,分甘吟骨寄山阿。劉伶常備隨身鍤,陶令曾為自挽歌。未必浮生於此悟,算來忙處為人多。北邙原上堪回首,莫枉心情用太過。
白首裒遺傳,難甘閟一丘。表成趨闕拜,路左別家愁。文字歸笑中秘,科哆嗦異雜流。當年乾坤吏部,何自抱深笑憂。
國之重鎮惟幽都,東威九夷制北胡。五軍精卒三十萬,百戰百勝擒單于。前臨滹沱后沮水,崇山沃野亙千里。
我愛正考甫,思賢作商頌。我愛揚子云,理亂皆如鳳。振衣中夜起,露花香旖旎。撲碎驪龍明月珠,
家受專門學,人稱入室賢。劉楨徒有氣,管輅獨無年。謫去長沙國,魂歸京兆阡。從茲匣中劍,埋沒罷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