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賢家的詩詞(1618首)

    581 《擬挽歌辭三首》 魏晉·陶淵明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感嘆生死組詩

    582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583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584 《稽山書院尊經閣記》 明·王守仁

    經,常道也,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
    其應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于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

    詠物

    585 《魏公子列傳》 兩漢·司馬遷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齊故,秦兵圍大梁,破魏華陽下軍,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贊頌寫人傳記

    586 《孫泰》 未知·佚名

    孫泰,山陽人也,少師皇甫穎,操守頗有古賢之風。
    泰妻即姨妹也。
    先是姨老矣,以二子為托,曰:“其長損一目,汝可娶其女弟。
    ”姨卒,泰娶其姊。

    初中文言文贊頌寫人故事

    587 《信陵君竊符救趙》 兩漢·司馬遷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 ,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
    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

    高中文言文贊頌寫人歷史故事

    588 《送東陽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初中文言文贈言勸勉學習勵志序文

    589 《六親五法》 先秦·劉向 編

    以家為鄉,鄉不可為也;以鄉為國,國不可為也;以國為天下,天下不可為也。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毋曰不同生,遠者不聽;毋曰不同鄉,遠者不行;毋曰不同國,遠者不從。
    如地如天,何私何親?如月如日,唯君之節!御民之轡,在上之所貴;道民之門,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惡。

    議論寓理

    590 《曾國藩誡子書》 清·曾國藩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許可,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
    今將永別,特將四條教汝兄弟。
    一曰慎獨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

    家訓

    591 《西銘》 宋·北宋·張載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
    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哲理

    592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593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594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595 《野廟碑》 唐·陸龜蒙

    碑者,悲也。
    古者懸而窆,用木。
    后人書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
    自秦漢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稱矣。

    諷刺小品文

    596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597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598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599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600 《破窯賦/寒窯賦/勸世章》 宋·呂蒙正

    版本一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
    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勸誡人生思想

    * 關于賢家的詩詞 描寫賢家的詩詞 帶有賢家的詩詞 包含賢家的古詩詞(1618首)
    chengrenyouxi